-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PERLINK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HYPERLINK
HYPERLINK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HYPERLINK
学案3 必修三(一)
——《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目标 1.把本专题四篇文言文分散的语言点集中归类,重点掌握“其”、“因”、“则”等虚词。2.从本专题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出发,重点掌握“类聚法”积累实词、辨识文言偏义复词以及利用对称特点推断词义的方法。
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间eq \b\lc\{\rc\ (\a\vs4\al\co1(得间奔真州 ,间以诗记所遭 ))
②按eq \b\lc\{\rc\ (\a\vs4\al\co1(按诛五人 ,缇骑按剑而前 ))
③殆eq \b\lc\{\rc\ (\a\vs4\al\co1(殆例送死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
④视eq \b\lc\{\rc\ (\a\vs4\al\co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
⑤治eq \b\lc\{\rc\ (\a\vs4\al\co1(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⑥易eq \b\lc\{\rc\ (\a\vs4\al\co1(以乱易整,不武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⑦除eq \b\lc\{\rc\ (\a\vs4\al\co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
⑧已eq \b\lc\{\rc\ (\a\vs4\al\co1(无能为也已 ,亦已众矣 ,学不可以已 ))
⑨请eq \b\lc\{\rc\ (\a\vs4\al\co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
⑩诚eq \b\lc\{\rc\ (\a\vs4\al\co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诚能见可欲 ))
?相eq \b\lc\{\rc\ (\a\vs4\al\co1(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则噪而相逐 ))
2.解释下列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①则eq \b\lc\{\rc\ (\a\vs4\al\co1(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
②其eq \b\lc\{\rc\ (\a\vs4\al\co1(吾其还也 ,其可忽乎 ,其皆出于此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3.注意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类聚法记实词。
通常,对于实词,尤其是多义词,采用的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引申义扩散的辐射法。其实,为了更快更多地掌握词义,还可以使用类聚法。即把同一意思的词放在一起集中记忆。
例如:表示“去、到、往”意思的文言词语,有“之”、“如”、“适”、“造”、“至”、“诣”、“趋”等。
①请说出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____、____、____。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