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庐中学八年级语文上讲学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东庐中学八年级语文(上)讲学稿 课题:《故宫博物院》 课型:新授 执笔:邹士琴 审核:甘玉香、薛琳 时间:2008-11-12 学习目标: 1、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详略有致的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习本文简明平实的语言,体会文章运用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矗立( )降龙( ) 额枋( ) 斗拱( ) 金銮殿( )攒( ) 击qìng( ) tán香( ) 点zhuì( ) liú璃( ) zhàn蓝( ) áo头( ) jiǒng然不同( )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并依次理清参观路线。 二、学习过程 导入。 默读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填写书后第一题中的图,并思考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细读课文5~~8段,思考以下问题: 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为什么多次写龙?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立足点是什么?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后三宫与前三殿的图案有什么不同?后三宫侧重于写哪一宫?为什么? 三、巩固延伸 (1)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生动。(不少于300字)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半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________,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________着流云火焰。 1.文中空缺处应选填的词语分别是( ) A.描绘? ??B.衬映 ???C.衬托 ???D.掩映 2.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表达方法是(??? ) A.记叙 ???B.描写 ???C.抒情 ???D.说明 3.“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一句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________ 。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________ ,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 5.太和殿描绘神态各异的饰龙,意在表明皇室的威严。请写出带有龙的成语(至少6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明确太和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