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广告系交换心得981001201中文系黄妤安很高兴於今年二.DOC

复旦大学广告系交换心得981001201中文系黄妤安很高兴於今年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復旦大學廣告系交換心得 981001201 中文系 黃妤安 很高興於今年二月底再次來到上海。這次,不再是短暫的停留,而是長達半年的學習。復旦大學做為中國著名學府,理所當然享有豐富的資源,廣大美麗的校園深深吸引我,從冬末到初春、及至離開時的盛夏,那每天行走從宿舍到新聞學院筆直的道路,兩旁的樹木在季節之下的轉變,一開始灰冷稀疏的景像到繁盛鮮綠的榮景,或許是上海吧,更容易感受到所謂的季節。 儘管每天都得走上20分鐘的路,我還是鮮少騎自行車-除非上課快遲到,很享受這樣邊聽音樂邊思考的個人時間,畢竟台灣的校園與復旦相比太小,很快就走到目的地了。初春的第一道暖陽驅使學生在光華樓前的大草地享受自然,既然來了,當然也要入境隨俗,廣大的草地讓人不禁想撲向它,或躺或滾,看前方雄偉的光華樓在藍天下更顯耀眼。很少有學校會有這麼高的教學樓,據說是全亞洲最高、也是復旦著名的地標。 這是個過去與現在並存的校園,漂亮的光華樓光鮮亮麗,教室整潔明亮,就算是廁所也像極了飯店。而第二、第三其餘教學樓則保存了原先的老舊,一條溝廁所著實讓不少交換生紛紛嚇到。對於復旦,總是有無數的學生留在教室唸書自習,他們的競爭心非常強烈,也許是大環境之下的無可奈何,但無可否認,他們嚮外的觀念普遍於群體;不似台灣,選擇離開的人實在不多。而大量的留學生也讓我看到了復旦的國際化。 四月時參加的國際交流派對,意外讓我接觸了一群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交換生。這樣的接觸讓我對美國產生更多的了解,他們都是華裔學生,來自台灣及中國甚至是日韓等國家。而加州大學更是復旦大學對美交換生中最大量的學校,在此我認識了Bekerly、San Bababara及Irvine 的朋友。當然,若是遇到同是台灣人更加感到親切。和他們相處總能體驗到不同文化之下的撞擊,以前那些電視影集看見的情景就在眼前出現,東西方背景著實存在著巨大的不同-儘管他們明明是華人。 復旦的本科生基本上是到澡堂盥洗的,幸好對於交流生來說,我們不用向南京大學那樣和許多人坦誠相見。而住宿形式像極了公寓,一棟又一棟的住宿樓組成社區,裡頭每一層左右兩邊各自擁有4間房間,每邊共用衛浴設施。我的樓層8人中只有我來自台灣,就連室友也是香港人。所以我每天都充斥在廣東話中生活,但聽了半年好像也沒學到一點……。 很多交流生彼此會形成圈子,無論是上課或是旅遊都集體行動。不過我好像不太一樣,除了宿舍裡的外,我更與班上的同學認識,廣告系是個有趣的班級,雖然他們與我同年級的大三全部到職場實習去了,所以很多課我都跟二年級的一起上。加上廣告是個需要分組共同完成作業的科系,於是跟他們的情誼很是深厚。另外新聞學院之下的新聞系、廣告系、廣電系及傳播系四系全部同住17號樓,差別只在男女生樓層不同而已,課堂上課堂下彼此的互動更為緊密,這是我羨慕他們的生活方式,說真的,這樣真的很有趣呢。 由於學習廣告相關課程是我來此的主要目標,這個學期我修習了「廣告策畫與創意」、「中外廣告事業」、「廣告美術設計」、「廣告文案寫作」及「整合營銷傳播」5門。除了上述之外,我更熱衷旁聽其它課程,如:「視覺傳播設計」、「消費者心理研究」。而本身中文系的課程若是不衝堂我同樣也會去旁聽,藉此比較兩校教學上的不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門名為「宋明理學」的課,我非常好奇這樣深奧的中國哲學是如何用「英語」來授課。 懷著興奮的心,坐在最後一排的我,在6:30上課時間到後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外國人走進教室。有的標準黑人、有的留著一臉大鬍子、當然包括了明明東方面孔卻是講著流利英語的亞裔。整整3小時全英文,看到PPT上關於哲學思想的中英對照,這些翻譯讓我感到大大的震驚!「Do you know why the heaven is big and strong?」成了我永遠忘不了的一句話。課後打定主意聽這禮拜就好的我,想說跟老師打聲招呼表達我的佩服後,下禮拜就Good bye~ 萬萬沒想到授課的老師知道我來自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後說:「我認識你們系主任楊祖漢跟楊自平老師!!!」Wow!! What a big surprise!! 「既然這樣,那妳下禮拜就跟我們一起上課吧!」於是成了每堂必到的旁聽生。 其實這是開給研究生的課,也就是班上的學生並非本科生,和他們相處又是一種不同的氛圍。在這堂課我認識了來自LA的Jon,另外還有愛爾蘭、希臘、以色列、南韓及UC的同學。而台美混血的David流利的中文讓我們之間對話沒有距離感。透過課後的交流,不只是加州,美國的其它城市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有時這些關於美國的意象,比起單純從課本上所學不若他們的親身經驗來得更加有趣。 在復旦大學,我短時間大量接觸了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讓我的生活體驗與過往產生偌大的改變。不僅是美國,甚至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瑞典,這些交集讓我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