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714 生态环境 第14卷第5期(2005年9月)
林超文等: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灌溉水对农药渗漏的影响研究 PAGE 713
生态环境 2005, 14(5): 710-71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2006CB100200);欧盟重大项目VEGSYS(ICA4-CT-2001-10054)
作者简介:林超文(1968-),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工作。Tel. 86-28E-mail: HYPERLINK mailto:linchaowen2002@ linchaowen2002@
*通讯作者:陈一兵,研究员。Tel. 86-28E-mail: ybchen@
收稿日期:200
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灌溉水对农药渗漏的影响研究
林超文1,陈一兵1*,黄晶晶1,Rik van den Bosch2,Mechteld M.S. ter Horst2
1. 四川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荷兰绿色世界研究所,荷兰 瓦赫林根 6700 AA
摘要:针对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大量灌水的特点,首次在国内应用欧洲官方成熟的农药评估模型——PEARL模型,研究评估了成都平原当前蔬菜生产中的灌溉方式对两种不同特性农药的渗漏的影响。杀毒矾(土壤吸附力(KOM)为0 L/kg,半衰期(DT50)为8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190 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则可达523 μg·L-1,是没有灌溉条件下的2.75倍。三唑磷(KOM为200 L·kg-1,DT50为6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0.025 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为0.13 μg·L-1,比没有灌溉时提高了4.2倍。不管有没有灌溉三唑磷在该地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都很小,而杀毒矾的风险则很高。因此,农药的化学特性是影响农药渗漏的最重要的因子。
关键词:农药;PEARL模型;渗漏;地下水;蔬菜生产;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5-0710-05
成都平原地处成都市郊区,该区的农业已从传统的粮食为主的种植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整个中国的蔬菜播种面积比例从1990年的4.3%增加到了2000年的9.7%。成都平原有得天独后的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降雨,另外最优越的条件是拥有都江堰的自流灌溉系统。农户为了获得大量有漂亮外观的蔬菜,经常大量的施用农药和大量的灌水。通过对彭州市胜利村和西北村60户农户为期1 a(2002年8月—2003年8月)的跟踪调查,发现农户在蔬菜生产中使用了种类繁多的农药。仅在豇豆一种蔬菜上,此60户农户就使用了72种农药,最少的小白菜也使用了9种。单个作物的农药施用总量也非常大,一季豇豆的农药施用量达到了26.7 kg·hm-2。农户在对蔬菜进行灌溉时都采用漫灌这种耗水较多的灌溉方式,灌水量很大,加上该区丰富的降雨(年均降雨量1000 mm左右),这为农药的淋溶渗漏提供了便利条件。该区农户的饮水又全是地下水。因此,研究灌溉等人为措施对农药渗透的影响不仅对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保护广大农户的身体健康也有重大意义。同时,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1?10],而我国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研究则很少
1 材料方法
PEARL(model for pesticide behaviour and emissions in soil-plant system)模型是欧盟用于判断一个新农药对地下水危险与否的官方模型之一,已经被验证了很多次[17]。现在,全世界越来越多地使用该模型评估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对环境的风险。PEARL模型模拟农药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及其散发到环境中的行为。该模型结合了水文模拟模型SWAP,它可模拟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药施用方法,能解决不同的吸附模式(平衡和非平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