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做学生的心理导师.ppt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做学生的心理导师.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 培英学校 梅国珍 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 专家预言: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世界卫生组织一个令人震惊的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心理障碍的时代!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它维系着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维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快乐,因而应该是最蕴含生命力和创造性、充满幸福和欢乐的职业。 4.过于依靠学习的惯性,而缺乏学习上的加速度。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人达到某一高度的时候就想休息一下,靠惯性维持原有的学习成绩,而惯性的确也能拖带他们跑一程,但总的趋势是缓慢下来的,若此时不赶紧加速度,就会停止或倒退。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在咨询服务中碰到最多的是这类问题。有的学习通道障碍,把“辅导”写成“导辅”,写字缺行,发音不准,讲话像幼童一样困难。据美国神经病学家奥尔顿研究,认为这些学生智力正常,视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可能是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联系障碍。这类学生考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甚至逃学。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面临高考压力,习题,考试,变成每日必备,这样轻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事会陷入一个人封闭的误区,致使交际困难的产生。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假如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人和人的交往是一个双方相互接触的过程,要达到交往和谐,要能够正确熟悉自我,而且还要能够熟悉和了解他人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暖和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或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许多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保护式教育,即孩子只管学习,其他的一切由父母承包。娇生惯养下成长的孩子必然存在“三缺”:缺吃苦耐劳的精神,缺艰苦奋斗的意志,缺战胜困难的勇气。“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风雨雨。心理脆弱、逃避困难、怕苦怕累是他们的通病,严重者遇事不顺就会产生心理崩溃、行为偏激的恶果。金华一位学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遭到母亲责备,竟用榔头将其母亲活活打死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笔者曾对中学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孤独型学生占被测学生的10%。这中间,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小哑巴”,而在家庭中却是“小喇叭”。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还有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也存在着不少情况。总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诸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1.倾情付出却常常不被理解。 2.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 3.教师群体之间的业绩竞争及评价机制的不合理。 4.来自家庭和情感方面的压力。 5.教师的工作性质相对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狭窄。 6.角色冲突。 7.由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带来的压力。 四、教师的减压处方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在自己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