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泥鳅的生活习性泥鳅属底层生活鱼类,常栖息于底泥较厚的塘、田、水沟等浅水区。 泥鳅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因它有鳃呼吸、皮肤呼吸和肠道呼吸三种呼吸方式,故水中溶氧很低时也能正常生活。 泥鳅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5℃~30℃,最佳生长温度为23℃~28℃。 水温超过30℃时,泥鳅钻入泥中避暑、栖息;水温低于5℃以下时,泥鳅钻入泥中冬眠。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 天然水域中,常以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底栖生物、水草如小浮萍、植物碎屑等有机物为食;幼体多以动物性饵料为食,成鳅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在人工池塘养殖中,常吃鱼类剩下的残渣余饵,也吃配合饲料,但泥鳅的食欲常与水温有关当水温20℃时,其植物性饲料可占60~70,日投饲量占鳅体重的7~8;当水温在20℃~23℃时,动物与植物性饲料各半,日投饲量占鳅体重的8~10;当水温24℃~28℃时,动物性饲料占60~70,日投饲量可占鳅体重的10~15。 当水温低于10℃以下或超过30℃时,泥鳅则处于少食或停食状态泥鳅一冬龄达性成熟。 开春后水温上升到18℃~20℃时,成熟者开始自繁,并多次产卵。 一般多在3—7月繁殖,5—6月为繁殖盛期。 泥鳅常在清水流入的浅滩、雨后或夜间产卵。 2养鳅池的建造与准备21养鳅池的建造土池选保水性能好的粘土或壤土,用砖、条石或片石护坎,水泥浆勾缝、抹平,池深10~15;水泥池池底用三合土或灰浆抹平,池壁用砖、石砌坎,沙浆勾缝抹平,池坎顶部用砖向池内延伸成防逃檐,池底铺设10~15㎝的壤土;各池设独立的进水口、溢水口和排水口。 进水口高于池塘水面,用网拦截防逃;溢水口与池子生产水面平,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防逃,以便换水等;排水口设在池底,并用密网拦截防逃。 养鳅池面积宜小不宜大,小的几平方米或几十平方米均可,最大的3~5亩,以便饲养管理。 22放鳅前的准备工作每亩池用生石灰70~100兑水泼洒,既可消毒杀菌,有可改良水质。 每亩池可施放干鸡、鸭粪100~200,或猪、牛粪200~300,以腐熟的有机粪肥最佳。 3泥鳅的放种与饲养管理31放种若以一个生长季出成品鳅计算,每㎡可放规格3㎝左右的鳅种100~200尾,或4~5㎝的鳅种80~100尾。 规格小的适当多放。 在放种时可用1-2的食盐水浸浴鳅种5~15分钟消毒。 以上密度经3-4个月的养殖,可育成8~10快的可达10~20的个体上市出售。 32饲养管理1视池水肥瘦情况适当堆施有机粪肥,可培殖部分天然饲料。 2投料喂鳅。 一是投喂单一的天然饵料,如小杂鱼、虾、蚌、水蚯蚓、动物腐尸着生的蝇蛆、蚕蛹、切碎的蓄禽内脏及下脚料,还有农副产品加工后的麸皮、米糠、豆渣、油枯等。 二是投喂人工混合饲料如用次粉50,豆饼20,米糠或菜饼10,鱼粉10,血粉7,酵母3或商品饲料。 以上饲料全部投喂于沉性食台。 一般每日投饲两次,上午6~7时一次,下午5~6时一次。 3调节水质。 在4-11月的大生长季中,应视鱼池水色、天气和泥鳅的吃食量变化随时加水或消毒,保持水质值75左右,条件好的可勤换水。 4疾病预防。 一是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及时清除残渣余饵;二是食台消毒,用漂白粉1或生石灰5㎡全池泼洒,也可采取漂白粉食场挂袋的方法消毒。 5防逃。 在饲养期中,要随时检查拦截的进水口和溢水口,尤其是雷雨天气,破损的要及时修补,防止泥鳅逃跑。 4泥鳅的常见病防治在养殖期中因水质恶化或饲养管理不当,会引起泥鳅生病。 泥鳅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鳍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 41水霉病由水霉菌寄生泥鳅所引起。 病鳅体表出现棉絮状的白毛,严重时病灶部位溃烂。 防治方法一是消毒或换水;二是用05~1的食盐水浸浴鳅体10~20分钟;三是投喂抗菌型药饵。 42烂鳍病由细菌引起,病鳅的鳍、腹、肛门等有充血、发炎症状,重者肌肉溃烂,鳍条被腐蚀等。 防治方法一是外用10四环素药液浸浴病鳅10~20分钟,内服含氯霉素2~3‰的药饵;二是病灶部位涂抹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 43寄生虫病因泥鳅体表、鳃部等寄生如小瓜虫、车轮虫等而引发的疾病。 病鳅体色发黑、消瘦乃至死亡。 防治方法用20~30的福尔马林液浸浴泥鳅10~20分钟,或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5~07泼洒全池,用药后要换去池水13~12。 44营养不良症因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而发病。 病鳅身体干瘦及至弯曲,也有的尾柄弯曲等。 防治方法一是均匀投喂饲料;二是改善饲料营养成分,动物、植物饲料搭配适当;三是改良水质培植天然饵料。
本word为可编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