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制装配式结构框架结构节点连接专利简介
预制混凝土结构作为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实现工业化等方面
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预制混凝土结构较突出的问题是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震害表明:
预制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是改结构体系的薄弱环节,常发生脆性破坏。为了保证节点的刚度
和延性,我国众学者做了很多研究。本文将对相应的专利进行总结,以便大家查阅。
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连接节点样式为预应力连接节点。
北京工业大学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柱混凝土连接节点专利表明柱子为连续预
制的2~3 层构件,主梁在柱子处断开,成为单开间的构件,在节点连接的地方,梁的钢筋穿
过柱子。其中上、下部的受力钢筋为非预应力钢筋。中间的连接钢筋为预应力钢筋,连接之
后张拉。节点详图见图一(a )所示: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的混合连接节点专利与上述专利节点构造方面相同,预应
力钢筋在截面形心处,梁的剪力通过梁与柱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柱,因此在预制梁和柱中均
不需设置牛腿。螺旋钢筋时为防止地震引起反复大变形时梁端混凝土过早压坏而设置的。及
诶单详图见图一(b )所示:
图一(a ) 图一(b )
东南大学的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专利主要进行了施工方面的改
进。预制梁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可降低梁用钢量或减少梁截面。在梁的端部设置一定
长度的 U 形凹槽,槽内后浇混凝土,增强了节点的整体性。在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过程中,
预应力钢绞线弯折到 U 型凹槽内,避免与柱碰撞。吊装到位之后,将预应力钢绞线避开柱
子钢筋锚固,端头采用压花锚的设置,增加受力性能。节点构造见图二所示:
图二
1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缓粘结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体系专利主要研究了
缓粘结预应力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其中梁上下部的受力钢筋为普通钢筋,在节点处
弯折直角之后相互连接,保证钢筋的连续性受力特性。在梁中部放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
筋在节点处通过连接器连接,节点处采用细石混凝土后浇。张拉端在梁中预设即可。其节点
详图见图三所示:
图三
在节点设置方面,加强节点处的连接刚度和新兴材料选择也是研究的一个方向,例如北
京工业大学的一种端部含有钢筋桁架梁的装配式再生混凝土节点及作法专利表明:预制柱
子在梁柱节点处带有翼端梁,节点使用高强再生混凝土整体浇筑,提高了结构节点的刚度。
在翼梁与梁连接的地方采用钢桁架连接,连接处采用低强度的再生混凝土浇筑。翼端梁与预
制梁连接处内力相对较小,能够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设计要求,同时在地震作用下,
此处连接相对较弱,易出现塑性铰,可以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节点详图见图四所
示:
图四
北京交通大学的混凝土肋梁和框架柱节点的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专利关于节点的研究
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方式。实现肋梁与框架柱的半刚性连接。肋梁上下部钢筋在距离柱子一
定距离的地方向梁内弯折,然后伸入柱子中锚固连接,以期将梁的破坏点向弯折处移动,改
变梁的受力性能。同时在弯折处设置加强箍筋与构造纵筋,增强弯折处梁的受力能力。此节
点能有效降低肋梁端部的负弯矩承载力和正弯矩承载力,真正实现了混凝土肋梁和框架柱的
半刚性连接。并且在肋梁中性轴所在的平面配置梁端受力钢筋,由附加受拉钢筋直接承担梁
拉力,保证了肋梁的受力承载力。节点详图见图5 所示:
2
图五
除了上述节点以外,我国还有很多其他的节点构造专利,且每个节点均有各自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了解决方法。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