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地参数变化之案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現地參數變化之案例研究 為了能進一步了解「音波回音法」及「衝擊反應法」於檢測現地 基樁長度的實際應用,本研究選定台北市某高中之校舍的新建工程之 基樁,來進行現地之非破壞檢測,以推估其實際樁長。受測基樁在長 度上分兩種,即 14m 與 16m。在現地檢測的案例中,每支基樁之敲 擊數基本上均達五次以上,以獲得高重現性的穩定訊號,再列印出檢 測結果圖。本文所研究之曲線為在時間域上之荷重及速度反應歷時曲 線以及在頻率域上之力學導納曲線。 4.1 現地工程背景 本工程案例之地點位於台北市木柵地區,為一全新的學校新建工 程。受測基樁為某教室之基礎,且受測當時基礎底版尚未施作,因此 該基樁屬於無樁帽單樁,其混凝土亦已逾28 天齡期強度。該組基樁 設計直徑為 1.5 公尺,設計長度分別為 14 公尺及 16 公尺兩種。圖4.1 所示為檢測所使用之儀器設備,圖4.2 即為受測基樁之平面配置圖。 該組基樁之載重支承方式採摩擦樁之設計,其施工方式為全套管施 作。鑽探所得之結果顯示,該工址之土壤分佈情形為深度 1.2 公尺至 18.2 公尺屬砂土、粘土或砂岩碎塊所組合而成之均質土壤,以下則為 岩層,乃是「砂頁岩互層」所組成的均質「南莊層」,其質地非常硬 (標準貫入試驗值為50)。基樁及周圍土壤的幾何參數如下所述: 39 基樁的材料性質: E : 10 N 楊氏係數 c 3.31 ×10 2 m 浦松比 υ : 0.2 c kg 密度 ρ : 2300 3 c m 土壤的材料性質: (由該工程提供鑽探報告得知) 標準貫入試驗值(SPT): 40 3 密度 ρ : 2070 kg / m s 因此,對應之其他參數值為 E : 8 N 楊氏係數 s 4.2 ×10 2 m 浦松比 υ : 0.4 s 上述基樁所對應之縱波波速為 V = 3800 m / sec,剪力波波速為 V p s = 2450 m / sec,表面波波速為 V = 2100 m / sec。圖4.3 所示即為 R 現場即將進行衝擊反應檢測之準備情形。 4.2 良好受測環境下之14 公尺基樁結果 首先考慮長 14 公尺之 1 號受測基樁。為了獲得好的檢測訊號, 首先必須對樁頂面進行敲除劣質混凝土與磨平表面之處理,如圖4.4 與圖4.5 所示。接著利用塗抹凡士林的方式,使接收器能緊密地粘貼 在樁頂平滑表面處,如圖4.6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