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灸 概述 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作用 1 温散寒邪 2 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3 回阳固脱 4 消瘀散结 5 预防保健 6 美容 常用灸法 (一)艾炷灸1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的方法(1) 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 化脓灸 (2)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 非化脓灸 2 间接灸 又称为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1 隔姜灸 (1)操作方法: (2)临床应用 2 隔蒜灸 (1)操作方法: (2)临床运用 3 隔盐灸 (1)操作方法: (2)临床运用: 4 隔附子灸 (1)操作方法: (2)临床运用: (二)艾条灸法 1 悬起灸 (1) 温和灸 (2) 雀啄灸 (3)回旋灸 视频 2 实按灸 (1)太乙针灸 (2)雷火针灸 (三)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三) 温灸器灸 艾灸时的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 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 (二)施灸的禁忌 1 禁灸病症: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 禁灸部位: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三)其他注意事项 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艾灸常用穴位介绍 中脘 腹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吐呕、呃逆、吞酸纳呆、完谷不化、疳积、肠鸣泄泻、便秘、失眠、产后血晕 下脘 腹中线上,脐上2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肠鸣泄泻 气海 腹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绕脐腹痛,脘腹胀满、水谷不化、便秘、腹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病、痛经、闭经、崩漏、产后恶漏不止、胞衣不下、体虚四肢无力 关元穴 位置:腹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中风脱症、虚痨、腹痛、胃下垂、脱肛、疝气、小便不利、尿闭、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止、糖尿病、眩晕。 合谷穴 位置:第一、二掌骨之间,约位于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耳聋、咽喉肿痛、失喑、口眼歪斜、痄腮、臂痛、半身不遂、发热恶寒、咳喘、胃痛、腹痛、便秘、小儿惊风、瘾疹、疟疾。 足三里穴 位置: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命门 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膝酸软疼痛、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遗尿、尿频、月经不调、头晕、耳鸣、耳聋、水肿、哮喘 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 艾灸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XX50108-2008正文精华版.doc VIP
- 颞下颌关节.ppt VIP
- 第12课《班级电子纪念册设计》课件共16页.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pdf
- 某企业人才盘点项目启动会.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及新质课堂建设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洞察及全球趋势展望报告.pdf VIP
- 133附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量支付管理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