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翁良活血化瘀治冠心病辨思路李秋董延芬王中中科院西苑院翁良教授行近五十年是家中管理局人事部全第二四批徒老擅心血管病老年病及用活血化瘀之方治各疑病床富十年一直我院血瘀活血化瘀研究在承中基上注重新和展血瘀的活血化瘀治法的床用代理研究提出了多新的解活血化瘀理在代的展和床用作出了尤其活血化瘀方法治冠心病形成了自己特而有效的治方法本人有幸作第四批徒生跟翁老其辨思路略有整理如下摘要本文病因病辨思路案例等方面翁良教授活血化瘀治冠心病的辨特行了介翁良教授重病合擅冠心病的血辨和腑辨尤其重瘀血辨舌在瘀血辨中的重要性治
翁維良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辨証思路
李秋艷,董延芬,張東,王輝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100091)
翁維良教授行醫近五十年,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部全國第二、四批帶徒老師,擅長心腦血管病、老年病及應用活血化瘀之方藥治療各種疑難病,臨床經驗豐富。數十年來一直參與我院血瘀証與活血化瘀研究,在傳承傳統中醫基礎上,注重創新和發展,對血瘀証的認識與活血化瘀治法的臨床應用與現代機理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為活血化瘀理論在當代的發展和臨床應用作出了貢獻,尤其對活血化瘀方法治療冠心病形成了自己獨特而有效的治療方法。本人有幸作為第四批師帶徒學生跟隨翁老,對其辨証思路略有體會,現整理如下:
【摘要】本文從病因病機、辨証思路、驗案舉例等幾方面,對翁維良教授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的辨証特點進行了總結介紹。翁維良教授重視病証結合,擅長冠心病的氣血辨証和臟腑辨証,尤其重視瘀血辨証,強調舌診在瘀血辨証中的重要性,治療上注重辨証與辨病相結合和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關鍵詞】冠心病 活血化瘀 病証結合
1 對冠心病病因病機的認識
1.1 重視氣血在冠心病致病中的作用
中醫學認為氣血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兩種物質,氣血通過全身一切的組織器官,溫煦濡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維持並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氣血的任何一方出現問題,或氣血之間的協調出現異常,失去流暢就會產生瘀血,瘀血阻於體內,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導致氣血艱澀和失衡,致臟腑功能失調,引起多種疾病的產生。翁老十分重視氣血在冠心病致病中的作用,他認為無論在生理或病理情況下,氣與血之間均存在着極為密切的相互關係。即氣為血之帥,血隨氣而運行,血為氣之守,氣得之則靜謐,氣待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血瘀氣亦滯[1]。故氣虛則推動血行無力,氣滯則血行不暢,氣虛和氣滯均可導致心脈瘀阻而出現胸悶、胸痛、心悸等冠心病症狀。 氣血失調既是冠心病的結果,反過來又成為重要的致病因素。翁老就診患者中多為老年冠心病病人,元氣虧虛為發病的根本病因,「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繼而出現胸痛、心慌、氣短、乏力等症狀,屬虛中夾實;另外,部分中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冠心病患者,由於久坐、嗜食無度、工作壓力或情志因素等,造成氣血郁滯,心脈瘀阻而引發胸痹,出現胸悶痛、脅肋脹痛、急躁易怒、睡眠不安等症狀。由於氣虛血瘀和氣滯血瘀是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故而他倡導臨床治療上要平衡氣血多用「補氣活血」和「理氣活血」兩大法則。
1.2 重視心肝兩臟在冠心病發病中的作用
雖然心脈痹阻不暢,不通則痛為冠心病病機關鍵,但翁老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現,胸痹雖病位在心,其發生與肝有密切關係。中醫認為,心位於胸中,肝位於胸脅,心、肝功能失常則產生血流方面的病變,出現氣虛血瘀或氣滯血瘀的病候。《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心為血液運行之動力,心、血、脈三者相互關聯,心氣不足則血脈空虛,甚至血行瘀滯,心氣不足是導致胸痹、心痛病証出現的根本原因。肝藏血,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肝臟功能失調則易出現血流方面的病變;肝主疏洩,關係到人體氣機升降與調暢,並會影響人的精神情志方面的變化,疏洩功能影響氣機的調暢,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故肝氣郁結,氣不行血則血流不暢。心與肝不僅在經絡上相互銜接,在五臟間也相互關聯:心主血脈的正常功能,有賴於肝主疏洩,肝疏洩有序,則心平氣和;反之則氣郁血滯,心絡痹阻引發胸痹。肝藏血與心主血脈功能相輔相成,肝藏血功能失常,心血亦損,血脈瘀阻引發胸痹。從五行關係傳變看,肝病及心,即母病及子;心病及肝,即子病及母。所以翁老在八綱辨証的基礎上,通過對臟腑病機的深入理解,結合臟腑辨証,認為老年冠心病多氣虛血瘀,中年冠心病多氣滯血瘀。善於從心肝論治冠心病,兼顧肺主氣、脾主運化、腎藏精主水等作用,多獲良效。
2 辨証特點
2.1 辨証與辨病相結合
翁老重視血瘀証的現代機理研究,從70年代起即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對冠心病活血化瘀研究做出貢獻。他積極主張中醫病因病機要與病理變化相結合,藥物傳統效用與藥理研究結合,治療上各取所長,有的放矢,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作到真正的繼承與發展,才能真正提高療效。如有些體檢發現冠心病高發因素的病人,包括血脂高、血液流變學改變、高血壓、心電圖ST-T改變等,並無自覺症狀,辨証時往往無症可辨,此時翁老主張辨病為主。從血液動力學及血液流變學方面探索血瘀本質,證明冠心病人血細胞聚集、血流速度變慢、血球壓積增加、全血比黏度及血漿黏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增高、紅細胞電泳時間延長等,多提示血液處於高度凝聚狀態。祖國醫學的「血瘀」、「不通」與血栓形成、動脈粥樣斑塊形成、血流變學高黏狀態頗為接近,所以說冠心病的血瘀表現,有病理改變,同時也說明血瘀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病理。採用活血化瘀方藥,可以起到改善冠脈循環、抗血小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