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鉴赏复习——修辞手法课程实例.pptVIP

高三古诗鉴赏复习——修辞手法课程实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用典 (有些典故已凝为意象,表达固定的情感) 用典 (有些典故已凝为意象,表达固定的情感)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王安石《桂枝香》 乐曲《玉树后庭花》作于南朝陈后主。 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结合诗人背景,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当时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借用典故,借古讽今,表面上是讽刺歌女,感慨前朝帝王荒淫误国,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晚唐政府,讽刺其沉迷声乐,不思国事,以警当朝。 12、想象与联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分析】由“人抱翁”联想到附近的村庄、由钟声联想到山林深处的寺庙,通过想象与联想,拓展了画面,丰富了诗意。 作用:使画面意蕴丰富 13、比兴:①比,指比喻;②兴,指起兴,一般位于句首或段首,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③既是起兴,又暗含比喻,则为“比兴”。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作用:①形象生动 ②委婉含蓄 比兴。起句借写成双成对在河边嬉戏的鸳鸯鸟喻出双入对的甜蜜情侣;用以兴起(引起)下文对窈窕女子思慕之心;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对女子热烈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慕。 2016 表现手法 陈巧玲 国科园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一、“表现手法”是什么?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者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表现文章的。 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 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又如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语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在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 章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或者艺术手法,我们可以梳理为三大类考点,即 一、抒情类手法; 二、描写类手法、 三、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陈巧玲 于国科园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并学会在具体诗文中辨认指明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修辞手法相应的表达效果(作用)。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象征、 想象与联想、 运用叠词、 对偶(对仗)、 互文、通感、用典、对比、比兴、 设问、反问、反语、 顶针与回环、重章叠句、反复 赏析“表现手法”的答题思路: 1、点明表现手法。 2、分析运用了手法的句子,说明表明手法在句子中的体现。 3、结合表现手法的效果,明确诗人情感或意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