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电图诊断 (心律失常) 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医内科教研室 潘 涛 概念 心脏冲动起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导致心脏的节律、频率异常,统称心律失常。 分类 按发生机制分类: ?激动起源异常: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激动传导异常:生理性传导障碍 病理性传导阻滞 捷径传导 意外传导 按心律失常发生时HR: ?快速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按预后: ?良性心律失常: ?潜在恶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 概念:正常人的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称为窦性心律。 ECG特点: ?窦性P波:I、II、avF、V4-V6直立, avR倒置。 ?P波频率:60-100次/分。 ?P-R间期:=0.12s。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成人心率100次/分(160次/分),正常人:运动、精神紧张;病理性:发热、甲亢、贫血、缺氧、药物影响等。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正常人:运动员、夜间迷走神经兴奋;病理性:SSS、甲减、药物影响等。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最长与最短的R-R间期相差0.12s,见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吸快呼慢,见于青少年),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器质性心脏病、药物作用)。 窦性停搏:心电图上规则的P-P间期后,突然P波脱落,形成长的P-P间期,长P-P间期与正常的P-P间期不成倍数。一般为病理状态,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器质性心脏病、高钾血症、药物作用等。 过早搏动 概念: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引起的心脏活动,称为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 分类: ?房性、交界性、室性早搏。 ?偶发、频发、联律。 ?单源性、多源性。 过早搏动 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 P-R间期=0.12s;QRS波群与窦性相同。 ?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过早搏动 交界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波群,形态正常; ? QRS之前有P波,为逆行P波,P-R间期0.12s,II、III、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 QRS之后有P波,R-P间期0.20s,II、III、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 QPS波群前后无P波。 ?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过早搏动 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波群,其前无P波。 ?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 T波方向始终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可出现间位室早、多源性室早、 室早R-on-T。 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临床意义 房早:正常人、洋地黄中毒、器质性心脏病、甲亢等。 交界性早搏:少见。洋地黄中毒、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早搏:正常人、功能性因素、洋地黄中毒、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机械刺激等。 异位性心动过速 概念: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早搏。 分类: ?房性、交界性、室性心动过速。 ?短阵性、持续性。 ?阵发性、非阵发性。 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房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房性、交界性早搏; ?频率为150~250次/分; ? QRS波群正常,R-R间距规则; ?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见于正常人、旁路传导、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甲亢、电解质紊乱等。 异位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室性早搏; ?频率为150~200次/分; ? 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 ? R-R间距大致规则; ? P波与QRS波群无关,房室分离; ?可出现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为特征性改变。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机械刺激、药物作用等。 心房扑动 概念:心房肌发生的250~350次/分的规则的扑动。 ECG: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间距规则一致的F波,频率250~350次/分,无等电位线。 ? F波以固定的比例下传(2:1、4 :1),心室律规则。 ? QRS波群形态正常。 ?多呈阵发性,易转为房颤。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甲亢、药物作用等。 心房颤动 概念:心房肌发生的350~600次/分的乱颤。 ECG: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间距不规则的f波,频率350~600次/分。 ? f波部分下传,心室律绝对不规则,R-R间距不等。 ? QRS波群形态正常。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25页).pdf VIP
- 社会服务项目运作实务(第二版) 课件全套 第1--7章 社会服务项目概述---社会服务优秀案例和项目.pptx
- 家政服务培训家庭烹饪.pptx VIP
- 2025年《信访工作条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TCHSA-010-2023-恒牙拔除术临床操作规范.pdf VIP
-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学历案.pdf VIP
- 船舶概论 第三章船舶静力学课件.ppt VIP
- 安捷伦7890B-5977B气相色谱质谱仪操作规程20180802.docx VIP
- 《水浒传》名著阅读资料.docx VIP
- 《农业废弃物利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