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炉炼铁设计原理;1.1 高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附属高炉本体的五大系统;1.2 高炉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 高炉炼铁设计的基本原则;1.3.2 钢铁厂的组成
一般大型企业都建成钢铁联合企业,它与不完整的冶金工厂和加工厂,具有以下优点:
1)运输费用低廉;
2)在生产中可以采用热装;
3)能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
4)设有发电站,水站等,可以充分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1.4 高炉炼铁设计程序和内容;1.5 高炉炼铁厂的厂址选择;2 高炉炼铁车间设计;2.1.2 高炉炼铁车间总容积的确定
1)高炉炼铁车间日产量:
高炉炼铁车间生铁年产量除以工作日
高炉年工作日一般取日历时间的95%
2)高炉炼铁车间总容积:
高炉炼铁车间日产量除以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3)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一般直接选定。大高炉选低值,小高炉选高值
;2.1.3高炉座数的确定
高炉炼???车间的总容积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高炉座数和一座高炉的容积。设计时,一个车间的高炉容积最好相同。这样有利于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
高炉座数要从两方面考虑:
1)从投资、生产效率、管理等方面考虑,数目越少越好。
2)从铁水供应、高炉煤气供应的角度考虑,则希望数目多些。;2.2 高炉炼铁车间平面布置;2.2.2高炉炼铁车间平面布置形式
1)一列式布置:
特点:高炉与热风炉在同一列线,出铁厂也布置在高炉列线上成为一列,并且与车间铁路平行。
;2)并列式布置:
特点:高炉与热风炉分设于两条列线上,出铁场布置在高炉列线,车间铁路线与高炉列线平行。
;3)岛式布置
特点:每座高炉和它的热风炉、出铁场、铁水罐车停放线等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并且铁水罐车停放线与车间两侧的调度线成一定的交角。
;4)半岛式布置。
特点:半岛式布置是岛式布置和并列式布置的过渡,高炉和热风炉列线与车间调度线间的交角增大,距高炉距离近。
;3 高炉本体设计 ;3.1 高炉炉型 ;;3.1.2五段式高炉炉型
1)有效容积
2)有效高度
有效高度与炉腰直径的比值
巨型高炉 大型高炉 中型高炉 小型高炉
约2.0 2.5~3.1 2.9~3.5 3.7~4.5
;3)炉缸直径:
过大将导致炉腹角过大,边缘气流过分发展,中心气流不活跃而引起炉缸堆积,加速对炉衬的侵蚀;过小则限制焦炭的燃烧,影响产量。
? /4*d2*i燃*24=IVu
d=0.23(Ivu/ i燃)1/2
不同炉容的Vu/A
炉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Vu/A 22~28 15~22 10~13;4)炉缸高度:
炉缸高度的确定,包括渣口高度、风口高度以及风口安装尺寸的确定.
渣口高度:此高度取决于原料条件,大、中型高炉渣口高度多为1.5~1.7m。小型高炉一个渣口,大中型设有两个渣口,两个渣口高度差为100~200mm,也可在同一水平面上。大于2000m3的高炉一般设置多个铁口,而不设渣口。
hz=h铁*(b/c) p= h铁A?铁N
hz =4 b p/ ? N C?铁d2;风口高度:渣口高度与风口高度之比,一般取0.5~0.6,所以,一般根据渣口高度计算风口高度。
hf=hz/k k取0.5~0.6
风口数目:风口数目主要取决于炉容大小,与炉缸直径成正比,还与预定的冶炼强度有关。
中小型 n=2(d+1) 大型n=2(d+2)
4000m3 n=3d
风口直径:风口直径由出口风速决定,一般出口风速为100m/s以上,当前设计的4000m3左右的巨型高炉,出口风速可达200m/s。
风口尺寸(a):根据经验直接选定,一般为0.35~0.50m
炉缸高度(h1)=风口高度(hf)+风口结构尺寸(a)
;5)炉腹
炉腹在炉缸上部,呈倒截锥形。炉腹的形状适应了炉料熔化滴落后体积的收缩,稳定下料速度。同时,可使高温煤气流离开炉墙,既不烧坏炉墙又有利于渣皮的稳定,岁上部料柱而言使燃烧带出于炉喉边缘的下方,有利于松动炉料,促进冶炼顺行。
h2=(D-d)/2*tg?
?:79?~83?;6)炉身
炉身的结构尺寸主要是炉身角和炉身高度。
炉身角小则有利于炉料下降,但易发展边缘气流,过小时会导致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焦比升高。炉身角过大,有利于抑制边缘煤气流,但不利于炉料下降,对高炉顺行不利。
炉身高度占高炉有效高度50%~60%,保障了煤气与炉料之间传热和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