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 苏州作为一个因制造业辉煌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城市,清晰地体察到自主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利剑,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等四大行动计划,力争在产业集聚的高平台上积聚创新能量,实现从“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的跨越。 本文通过分析苏州自主创新历史和现状,对我市自主创新关键要素的优劣势做一个基本研判,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自主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 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由此可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否定、排斥引进先进技术,更不是要关起门来自己一切从头干起,而是要求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切实抓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还要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纵观世界各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与人类历史上多次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伴随着大量的产业、基础设施、相关服务从技术核心国家向外围国家转移、扩散。千年繁华的苏州不乏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没有赶上前几次世界技术革命的浪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和创新活动逐渐恢复和发展,开始沿着世界发达国家和技术先进地区曾经走过的道路前行。 考察苏州的发展历程,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产业演变进程紧密联系。 (一)第一阶段,休眠期——以创新停滞为主(解放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从解放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全市经济发展几经波折,缓慢前行,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4.38亿元增至1978年的31.95亿元,年均增速8.2%;三次产业比例从45.8:24.8:29.4发展为28.1:55.7:16.2。全市经济逐步恢复、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仍然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企业的重点在于生产,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基本处于休眠期。 (二)第二阶段,萌芽期——以技术模仿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90年代中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苏州乡镇企业率先发展,凭借紧邻上海的地域优势,抓住上海工业资源外扩、技术外溢的机遇,通过模仿移植、消化吸收一些实用技术和工艺,壮大了工业基础,迎来了我市经济第一轮发展高潮。到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亿元,比1978年改革之初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速达到14.4%;三产比重调整为8.8:56.7:34.5。工业演变为主体经济,乡镇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份额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自主创新意识开始出现萌芽,1996年县及县以下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技经费筹集额已达6.40亿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和研究实验的经费分别为2.18亿元和467万元。以技术模仿、新品研发为主的工艺改造和更新开始了我市创新之路的探索。 (三)第三阶段,蕴育期——以技术引进为主(90年代后期~“十五”期末) 9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技术是国家竞争力基础这一观念得到广泛认同,资本流动的热潮伴随着产业的转移随之兴起,我市抓住机遇,承接转移,大力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开放型经济迅速崛起,到2005年,苏州累计合同利用外资72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以年均40.8%的高速度增长,2005年突破140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脱颖而出,2001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9%,IT等高科技产品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领军力量。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多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低端加工环节、以加工装配为主要形式,技术含量偏低,技术引进后的消化、溢出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成份还较低。 (四)第四阶段,发展期——以自主创新为主(“十一五”以来) 我市制定的《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十一五”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品牌,加快构建有苏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这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背景和宏观环境,再加上苏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积聚的技术资源、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