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现代抒情散文的意境
【摘 要】散文因其文体自由,篇幅适当,意境优美而最适宜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巧用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不同创作技巧构成了散文意境美。不同散文作家的风格体现了多种多样的散文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 普遍性 美学意义 构成 创造风格
中国古典文学常主张借外物或铺陈一种气氛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情感,或反衬主观情绪,这就涉及到如何表达和表现这种主观情绪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我认为是意境的创造。“意境”的提法最早源于佛教经典,指一种“超然的妙语之象,心神圆通之境”。而后来拓展到各种艺术领域。散文、小说、戏曲文章以及绘画雕塑等都用“意境”进行审美判断。
一、散文意境的普遍性和美学意义
1、散文意境的普遍性
首先,散文是一种最广泛,最自由的文体。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就曾把散文分为十八类,而这十八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结构甚是庞大;现代作家郁达夫则认为“散文就是和韵文相对的文体”;当代学者认为凡是用散文体写成的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字都是散文。这无疑更适合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和人们的审美需要。
其次,散文篇幅适当,被称为“文学的轻骑兵”。陶潜《桃花源记》不足400字,刘禹锡《陋室铭》不足100字。现当代许多散文大家如鲁迅、冰心、朱自清等都写过大量篇幅短小的散文名篇。
因此,散文将是意境所在的广阔领域和发展天地,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它独特的审美作用,指引着人们去发现艺术美的光辉。
2、散文意境的美学意义
散文意境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意义就在于让人直接感受作品内容的意蕴之美,“笔墨之中,笔墨之外,还有一段深情名理”(沈德潜《说诗晬语》),从而引发自己对别人、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呼唤人们心灵的“真、善、美”,陶冶人的性情,并使人学会在社会、个人、大自然间塑立一种健康发展的平衡关系。
二、散文意境美的构成
1、巧用词语
意境之美,其优劣成败固然主要取决于深刻新颖的思想和浓郁、真挚的感情,而词语的恰当贴切,则有助于意境美的产生和形成。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种意境,杨朔《雪浪花》写礁石变得窝窝坎坎,就说是“叫浪花咬的”,一个“咬”字给人的印象何其深,让人顿觉其贴切巧妙之处。又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
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富有色彩和动感的语词描绘出一幅天山优美的画面,使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从而得到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
2、运用修辞方法
散文的意境要求含蓄深远,引人产生广泛联想,还要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尤其是比喻和比拟,这对于意境创造有着特殊又普遍的意义。它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咏志,含蓄蕴藉又生动形象,创造出许多动人美丽或耐人寻味的意境。
鲁迅在写人叙事时常用比喻,在《藤野先生》中,把被顶得高高耸起的学生制帽比作“一座富士山”,把男留学生盘在头上的发辫比作“小姑娘的发髻”。这些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清国留学生”的发式,还表露了作者的厌恶之情,发人深思、令人深省。
3、写景繁笔重彩和简笔冲淡
散文有利于作者运用适当的篇幅来描绘景致,繁笔重彩地铺陈一种氛围,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意境效果。例如:张秀亚的《秋白小扎》就属于这种精工细作:
“菁菁,你沉衣古潭,水面生凉,我看见你的影子在水面颤抖了。……你晶亮的眸子可也注意到丝瓜的藤蔓么?皎黄的花似乎开得美了……”
选文全方位动用了触觉、视觉、听觉,塑造了许多美丽的景致:古潭、倩影、独木桥等,无不带有静寂幽深之感。细致地铺陈了作者那种无限的惆怅,使“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重笔铺陈给人营造的是一种具体可感,如临其境的感觉,它对于感染读者、感动读者引起共鸣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对于某种景物都只是寥寥几笔,淡淡勾勒了其轮廓,具有一种“韵外之致”的美,这就是写景简笔冲淡,它与繁笔重彩并不矛盾。前者强调一种整体上的把握,后者则重于个体景物的勾勒。这种简笔冲淡的勾勒使得意境力图清远、朴素自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具有这种特征的佳作,作者对于荷塘的全貌、荷叶、白花、目光的描写都只是几笔带过,其语言毫不雕饰,其感情隐微而淡泊,营造了一种悠柔平和的意境美,表现出隽永而超迈的韵味,实为一种意境的高格。
三、散文意境美的创造风格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散文意境美的类型,属于风格类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研究散文意境美的创造,可以说是研究风格类型的本质或核心。但二者也稍有不同,风格一般被认为是作家创作的成熟标志,而散文意境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游离性。但是,每个成熟的散文作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建立与其风格相符的意境美来。
1、冰心风格——爱的哲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