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硬膜外腔镜技术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疼痛科
二、作用机制
硬膜外腔镜的定义为:硬膜外腔内能够看到椎管内彩色的解剖结构的一种经皮微创内窥镜技术。这些结构包括硬膜、血管、结缔组织、神经、脂肪和病理结构如粘连(纤维化)、炎症和狭窄性变化等。
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硬膜外腔镜能够辨别引起下腰痛、放射性腰腿痛和其他疼痛综合征的可能原因,从而进行确切的诊断。
硬膜外腔镜可以松解硬膜外腔的粘连,冲洗硬膜外腔的致痛炎性物质,放置某些治疗仪器以及靶向注射药物达到治疗上述病理原因造成的腰腿痛的目的。
三、适应证
难治性腰痛
难治性腰腿痛
缺血性神经炎相关的硬膜外腔粘连
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
其他 如取标本活检;精确放置某些装置;实施靶向给药,包括甾体类药物、局麻药、透明质酸酶和可乐定以及生理盐水等
四、禁忌证
凝血障碍(包括抗凝治疗:小剂量肝素化,阿司匹林,需停用4天后进行硬膜外腔镜)
穿刺部位及其周围有感染/肿瘤
青光眼和视网膜病变
尚未控制的高血压,心血管危象
脑血管占位病变,颅内压增高,神经病变
明显的膀胱功能障碍
骶骨裂孔狭小或闭锁畸形
病人不接受硬膜外腔镜检查术
此外,妊娠期、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以及不能配合手术者均应视为禁忌
五、操作技术
手术体位
骶管穿刺
放置引导丝
扩张骶管
放置工作导管
经骶管硬膜外腔造影
放置带有光纤镜的保护导管
进行硬膜外腔检查
行硬膜外腔粘链组织松解
行靶点药物注射
六、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在硬膜外腔镜检查中,为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内窥镜图像,需要0.9%氯化钠的连续冲洗。一般用100~250ml(平均150ml)生理盐水持续灌注,灌注的速度和容量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硬膜外腔内的压力,其压力的上升可通过脑脊液的传递导致颅内压的升高,从而引起病人头、颈部疼痛。手术者必须尽可能地保持硬膜外腔灌注的低流量。一旦病人出现头颈部疼痛,应根据临床情况调整或终止操作。这也是为什么要让病人术中保持清醒的原因。除了临床判断,血管内测压装置也可用于硬膜外腔内压力的测量和记录。有人测定的硬膜外腔压力(50例病人)波动于22mmHg至85mmHg之间。
其他的并发症还包括疼痛、一过性感觉障碍、轻瘫、麻痹、视觉缺失(失明)、其他视觉改变、腰穿后头痛、局部出血、感染和过敏反应等。局部疼痛往往是自限性的。严重头痛、感觉障碍和急性背痛需进行观察和评价。这些症状有可能是硬膜外血肿、脊髓缺血和颅内压升高的预兆,轻瘫和麻痹有可能混淆穿刺损伤、硬膜外血肿、颅内压升高、缺血或神经损伤。视觉损伤甚至失明已有报道。穿刺局部出血因其位于尾骨之上,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虽然感染非常罕见,但还是建议病人术前清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技术以及术后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清洁等
七、治疗效果
There is little outcome data on patients undergoing therapeutic epiduroscopy with few rigorous trials with sufficient numbers.
Early results from recent prospective studies by Richardson et al showed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pain scores and disability at 6 months to 1 year
A recent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by Manchkanti et al. looked at epiduroscopy with adhesiolysis plus targeted local and steroid injection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 who had epiduroscopy to the sacral level and injection of local with steroid but without adhesiolysi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ith regard to pain relief and improved function in the adhesiolysis group was maintained at 1, 3 and 6 months compared to baseline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7% patients showing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