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沈林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经验.doc

刘沈林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沈林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经验 徐媛媛 (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 (2015) 29-0328-02 刘沈林教授系著名的中医专家,从医40余载,擅K:中医药治疗肿瘤,特别 是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其效尤验。木人有幸侍诊左右,聆听教诲,受益匪浅, 现将刘教授关于虫类药在消化道肿瘤中运用体会浅谈如下: 正虚癌毒是病机关键 关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刘教授认同内经所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 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邪踞是肿瘤发生的基木病机。正虚谓之脏腑功能减退, 气血不足而乂运行不循常道,以致邪气作祟。脾为后天之木,脾胃虚弱则气血生 化乏源,不能濡养脏腑,致功能减退,邪气入侵发为肿瘤。因此刘教授在消化道 肿瘤中强调脾虚贯穿始终,治当健脾为先。关于邪实,刘教授认为其中痰、瘀、 毒等是肿瘤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痰,邪不能完全概括肿瘤邪实的全部特征,不 能完全体现消化道肿瘤难治难愈,流窜不定的特点,因此在气滞、血瘀、痰凝、 湿阻、热郁等致病因素外,乂提倡“癌毒”之说。刘教授翻阅历代医书,发现关 于“毒”,有阴毒、阳毒,疫毒,热毒,火毒等论述,且均有相应形证方药,据 之可寻,然唯“癌毒”古未有论及。“癌毒”致病暴戾,易传损途,病情顽固, 病势险恶之特点乂是上述之毒无法概括的,癌毒滞留,耗散正气,发为癌病。因 此刘教授提出消化道肿瘤中正虚癌毒乃病机关键之所在。 攻补兼施,相得益彰 正是基于对消化道肿瘤病机的精准认识,刘教授提出在肿瘤治疗中当辨清机 体虚实,注重攻补兼施。以健脾为要的同时,根据辨证特点,佐以益气养血,扶 阳养阴,理气消食,化瘀解毒之法。然“癌毒”其毒根深藏,盘踞难消,且广泛 侵袭,反复难愈,非常药所能奏效。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刘教授体会到虫类药 乃“血肉有情之品”,如能在辨证基础上,适当配伍有针对性虫类药,往往事半 功倍,其疗效显著,非一般植物药所能比拟。诚如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所说: “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iL具有攻性。”临床治疗 中刘教授常用全蝎、蜈蚣、斑蝥、蟾酥、水蛭、穿山甲,守宫等攻坚除积、破血 消癥、祛毒散结之品,取其“攻”性,达植物药所不能及之效,进而消除痼疾。 但是刘教授认为虫类药的应用除在“癌毒”中的攻性,也同样具有补的一面,攻 补兼施同样适用于虫类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例如:肿瘤术后,放化疗后或 晚期耗正严重血虚者,加用阿胶;阴虚者,酌加鱉甲,龟甲;阳虚者,可伴鹿角 片、冬虫夏草、蛤蚧、九香虫等。刘沈林教授强调虫类药的运用必须在辨证论治 基础上根据病情所需,区分虫类药的药性,充分把握各种虫类药的毒性反砬和临 床用药剂量灵活应用,攻补之间切记顾护脾胃之气,所谓“存一分胃气,便留一 分生机”,不可一味壅补峻攻。 病证结合,主张个体化治疗 3.1食管癌 关于食管癌临床表现刘教授认为与《诸病源候论》中“噎膈者,饥欲得食, 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U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的描述基本 吻合,当属中医“噎嗝”范畴。刘教授总结出食管癌的病因病机为气结津亏,痰 瘀互阻[1】,提出采用甘凉濡润法滋养胃阴,和降胃气,配合化痰散瘀消散癌肿 为主的治法[2】。刘教授在充分辨证基础上发现对于一些以进食梗阻为主诉的食 管癌患者常药往往难以明显缓解,于是提出局部给药方式,整体局部配合。刘教 授采用守宫粉及三七粉同服,具体:守宫粉、三七粉,每次各lg,每日两次与 藕粉调服,对于梗阻明显,但正虚尚可耐受攻者刘教授认为也可适当加大守宫粉 用量至1.5?2.0g。这样的给药方式可使药物在食道停留较长吋间,令药物直达 病所,最大程度地发挥疗效,对于治疗及预防食管癌复发取得一定疗效[3】。 3.2大肠癌 査阅文献,刘教授发现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并无“大肠癌”的概念,按现代 医学描述大肠癌当属中医“积聚”、“肠覃”、“下痢”“肠风”、“肠僻”、等范畴。 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刘教授提出两个治疗阶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2.1未病先防刘教授提出人肠癌的未病先防即是对现代医学中人肠癌癌 前病变的治疗。大肠癌癌前病变包括腺瘤、腺瘤病、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 畸变隐窝灶(ACF)伴异型增生者,S前认为腺瘤一腺癌序列是经典的大肠癌发病 过程[4】。因此刘教授主张控制肠道腺瘤样总陶是预防肠癌发生的重要措施。诊 治实践中刘教授发现肠道多发腺瘤样息肉摘除后容易反复再生,除镜下治疗外, 0前世界上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刘教授采用乌梅丸药物煎汤基础上加用 炙僵蚕10g,炮山甲10g治疗肠道腺瘤样息肉,一般连续服用2个月左右,大部 分多发性腺瘤样息肉可以消失或明显数量减少,收效颇丰。古方记载乌梅具奋“蚀 恶肉”之效,故刘教授采用以乌梅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