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 PAGE 10 页 共 NUMPAGES 13 页
排头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排头隧道位于新罗区龙门镇赤水村,地形起伏,进出口坡面陡峻,洞身顶部大多风化粉砂岩、砂岩、砂砾岩,岩体破碎。隧道起讫里程:左线ZK188+096~ZK189+141,全长1012.63m;右线YK188+098~YK189+130,全长999.18m。排头隧道属于长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隧道左洞进出口分别在半径为1170m和810m的平曲线上,隧道右洞分别处在半径为900m和820m
1.2地质状况
隧址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之广平—龙岩坳陷带中段,受区域构造影响,隧址区小褶曲发育,部分地段有层间小破碎带发育,据物探资料、钻探及工程地质测绘成果,隧址区见有4条断层F211E、F211F、F211H、F211J通过。场区上覆残坡积粘土,下伏石炭系下统林地组粉砂岩、砂砾岩、(石英)砂岩。隧址区未见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但断裂构造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受构造影响,隧道围岩级别较低,洞体围岩级别以III-IV级为主,断层及进出口处为V级。
1.3水文地质特征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较贫乏,断层与轴线相交部位为构造裂隙水,水量相对较丰富。隧道开挖不易发生突水现象。地下水对砼不具腐蚀性。
1.4气象资料
本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9℃,最低于6℃(1975年12月14日),最高39℃(1967年7月17日)。历年最大降雨量2348mm(1961年),历年最小降雨量1188.9mm(1953年),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mm。每年3~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2月为旱季。年雾天数11~
1.5工程重难点分析
隧道进出口围岩主要以坡积粘土和碎石及强风化粉砂岩、砂岩、砂砾岩,呈散体-碎石结构。地下水较贫乏,开挖中地下水多呈点滴状出水。围岩无自稳能力,侧壁和拱部易发生较大坍塌。侧壁和拱部打设一环30m长的φ108管棚进行超前预支护,管棚环向间距0.5m。
2、施工部署
2.1施工场地规划
排头隧道左线全长1012.63m,右线全长999.18m,进出口端施工条件较好,安排两端掘进,施工场地布置于洞
2.2施工机械选择
隧道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大型机械施工,均采用无轨运输方案。
混凝土衬砌采用液压整体式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入模施工。隧道通风均采用长管路压入式通风。
3、施工方法
3.1洞口边仰坡及截水沟施工
洞口开挖前,先做好洞顶截(排)水沟,清除洞口危石,以免危及施工安全。同时做好边仰坡防护,以稳定坡面和防止地表水影响洞口的稳定。然后按照设计要求施作套拱及φ108超前管棚。
坡面防护按照“分层开挖,分级支护”的原则施工。施工前,按设计进行边坡、仰坡放样,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刷坡和防护,分层高度以3m为宜。土质边坡采用人工刷坡,石质边坡开挖时采用YT-28风钻打眼,非电毫秒雷管爆破,以松动控制爆破为主,爆破时尽量减少药量,以确保坡面围岩的稳定性,局部爆破困难地段采用人工风镐刷坡,保持坡面平顺完整。每层坡面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边、仰坡面的网、喷、锚防护,使岩面提早封闭,不致使其因暴露时间过久而发生坍塌和破坏。成型后的边、仰坡面平顺、无明显凹凸不平。
3.2进洞方法
隧道进口为Ⅴ级围岩,围岩为主要为砾岩,砂质岩胶结,采用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衬砌紧跟。
洞身开挖前按设计要求施做φ108超前管棚及φ42小导管注浆超前预支护。开挖采用半断面法,上半断面可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钢架、锚杆、网喷砼紧跟,并视预支护的效果,必要时采用长管棚注浆加强支护。洞口段上半断面开挖8~10m后,下部开始落底跟进,逐步转换为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为3~5m。进入Ⅲ级围岩以后由台阶法逐步转换为全断面施工。
3.3洞门及洞口段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施工
待洞身开挖40m后,
3.4正洞洞身开挖
围岩岩性主要为砂岩夹砾岩,层状构造,节理较发育。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断面法或台阶法开挖,风钻打眼,非电毫秒雷管光面爆破。
3.5φ42超前小导管施工
3.5.1施工方法
超前小导管注浆孔采用风钻,专用顶头顶入。浆液选用水泥浆,采用注浆泵注浆。
3.5.2施工工艺
制作小导管
制作小导管
准备工作
机具检修
钻 眼
布 眼
安装小导管
连接管路及密封孔口
压水试验
注 浆
标准检查
结 束
拌 浆
备 料
小导管施工工艺框图
3.6初期支护施工方法
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中按设计掺加0.9kg/m3的聚丙烯纤维,选用湿喷机进行。锚杆采用风钻钻孔,人工安装,注浆前吹洗孔内残碴,并保证灌浆饱满。锚杆尾与钢架焊接牢固。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采用洞外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