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精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同济医院 周筠 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分类和分型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 I型 绝经后: 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 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成熟的骨的代谢-骨重建方式进行 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的骨质被吸收,由新组成的骨质所代替。周而复始的分解和重建,维持体内骨转换水平的相对稳定。吸收过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 原发性O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凡可使骨吸收增加和/或骨形成下降的因素都会促进OP的发生。 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 骨骼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成骨细胞-制造“新”骨 破骨细胞-分解“旧”骨 当破骨细胞活性成骨细胞活性,骨的溶解骨的形成,造成骨质流失,出现骨质疏松。 发病机理 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纯合子BBAA基因型BMD降低。 人体三种钙调节激素 降钙素(CT) 由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甲状旁腺激素(PTH) PTH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 1,25(OH)2D3 1,25(OH)2D3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老年人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血磷升高,继发性使PTH 上升,骨吸收增加,骨钙下降。老年人肾内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使1,25(OH)2D3 合成减少,肠钙吸收下降,又反馈性PTH分泌上升。老年人“C细胞”功能衰退,降钙素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 骨吸收与骨形成 骨形成 主要由成骨细胞介导,在成骨过程中,分泌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物质,为矿物质的沉积提供纤维网架,类骨质被矿化为正常骨组织。 骨吸收 主要由破骨细胞介导,破骨细胞在接触骨基质时被激活,分泌某些化学物质、酶、细胞因子溶解骨基质,矿物质被游离(溶骨作用)。 成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和终止破骨细胞活动,另一方面,在完成局部溶骨后,破骨细胞也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启动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 骨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 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二、营养因素 钙摄入量 三、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成年后的体力活动-刺激骨形成 大量咖啡、长期卧床等-导致骨丢失 骨吸收的影响因素 一、雌激素缺乏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丢失加速 二、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增多 三、其他(随年龄增加的护骨素OPG表达↓) 骨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骨转换率-决定骨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骨微结构 骨矿化程度 骨微损伤 骨基质胶原和骨矿盐成分与比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1.“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 2.女性比男性多:绝经后女性激素分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 3.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相继上升 危险因素 不可控制因素 人种 (白种、黄种人危险高于黑人) 老龄 女性绝经 母系家族史 危险因素 可控制因素 低体重 性激素低下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 体力活动缺乏 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临床表现 骨痛、肌无力: 腰背酸痛、全身骨痛(弥漫性、无固定部位、劳累活动后加重) 身材缩短:常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驼背,胸廓畸形可出现内脏功能障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 骨折: 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多发部位为脊柱、髋部、前臂 骨质疏松常见骨折 诊断 1.脆性骨折(指自发性骨折或因跌倒而造成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特征 )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有过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2.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BMD),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最佳定量指标,骨密度仅能反映70%的骨强度 3.了解骨量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 骨密度测定方法 骨密度(BMD )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将检查所得的骨 密度与健康30-35岁年轻人的骨密度值作比较后得出高于(+) 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 骨密度值是一个绝对值,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均不相同。用双 能X线骨密度仪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