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不易压缩。
气体: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等离子体——电浆(plasma);; 1. 离子液体的定义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就是在室温(或稍高于室温的温度,一般小于100℃)下呈液态的离子体系,或者说由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组成,在室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也有人把离子液体叫做“室温熔融盐”(room-temperature molten salts).;;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氟、氧、氮等)共价结合的氢,若与电负性大的原子Y(与X相同的也可以)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键,称为氢键。(X与Y可以是同一种类原子,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 ;; 3. 离子液体的种类;;;4. 离子液体的性质和特点;阳离子对离子液熔点的影响;; 几种离子液体与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比较;小 结;4.2 ???解性;a) 阳离子的影响:;b) 阴离子的影响:
[BMIM]Br. [BMIM]CF3COO. [BMIM]CF3SO3 易溶于水;
[BMIM](CF3SO2)2N 难溶于水。[BMIM]PF6与水完全不互溶.;4.3 热稳定性;;;4.4 密度;阳离子对密度的影响:;b)阴离子对密度的影响:;4.5 酸碱性;酸性离子液体种类远大于碱性离子液体种类。
将中性离子液体酸化处理可成为酸性离子液体;将阳离子进行功能化(如引入磺酸基)可提高离子液体酸性。;4.6 粘度;;;;;4.7 导电性和电位窗; 离子液体的特性;5.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5.2 酸碱中和法 将咪唑鎓盐或烷基咪唑与所需阴离子的酸,在一定溶剂中发生中和反应,亦可得到设计的室温离子液体。例如:由咪唑鎓盐制备[emim]PF6
又例如:由烷基咪唑制备[Rmim]CF3SO3
CF3SO3; 6. 离子液体的应用;;; Blanchard等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离子液体中的萘从而实现对离子液体的回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O2在 [Bmim]PF6中的溶解随压力变化很大,同时离子液体不会污染 CO2相。
萘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4—96%。;;;3.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邓友全等人利用离子液体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了硫酸钠
和牛磺酸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提取了牛磺酸,分离收率高于97%,离子液体重复使用,对分离效率影响较小.;石峰等, 分子催化, 2005(19):94-97;;;;; Khadilkar 用 [BuPy]AlCl4代替酰氯、酸酐、卤代烃在
Lewis酸/AlCl3进行了Friedel-Crafts反应。;印度学者Kumar等人利用离子液体 [BuPy]AlCl4 +[emim]AlCl4为溶剂研究了Diels-Alder反应。;Song等报道了在离子液体中的氧化反应,在原来的氧化剂中加入 [Bmim]PF6后可以提高催化活性。;Chauvin等用含弱配位阴离子([PF6]、[BF4]、[SbF6]等)的离子液体溶解阳离子复合物[Rh(Nbd)(PPh3)2][PF6] (Nbd 为降冰片二烯),形成离子催化剂溶液,然后在其中研究了1-戊烯的氢化反应。
优点:反应速率比在普通溶剂中快几倍,而且所用的离子催化剂溶液能被重复使用。 ;重排反应
Peng等的研究中,采用离子液体[bmim]TA、[bmim]BF4、[bPy]BF4为溶剂,以含磷化合物为催化剂,催化环己酮肟重排制己内酰胺反应。
催化剂PCI5用量为2mmo1,在80℃下反应2h,转化率均可达96%以上,选择性90%以上。其中,在[bPy]BF4体系中反应效果最好,转化率和己内酰胺选择性均为100%。此外,由于不需要使用其它有机溶剂,使反应体积数大大减少。;Heck芳基化反应 ;烯烃的二聚反应 ;生物催化;;离子液体在生物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纯溶剂、在水相作溶剂和在两相系统中作溶剂;离子液体在脂肪酶生物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烷基化反应
使用HCl改性过的MCl/A1C13离子液体(MCl为: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氯化1-丁基吡啶和盐酸三甲胺)催化苯与二氯甲烷反应,催化活性高。在常温下反应,仅用5min转化率达99%,产率95%以上,远高于无水A1C13为催化剂时的57%和38.4%,而且可容易地分离出产物。苯与烯烃的反应在5min即可达到几乎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