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用作糕点的膨化剂
B.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C.PX(对二甲苯)是生成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的主要原料
D.PM2.5指数是雾霾天气监测中的重要指标
1.B
【解析】B不正确,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Cu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盐酸、醋酸、苯酚均属于强电解质
C.CO2、CCl4、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
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属于单质
2.D
【解析】A不正确,过氧化钠中的氧为-1价,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醋酸和苯酚属于弱电解质;C不正确,CO2属于无机物;D正确。
3.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2H(g)+2X(g)=2HX(g) ΔH3<0
B.ΔH1=ΔH2 + 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
按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多
D.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
比HBr稳定
答案:C
解析: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时放热,A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 + ΔH3,B项正确;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Cl-Cl、Br-Br、I-I键能依次减小,故途径Ⅱ吸收的热量按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C项错误;生成HX时放热越多,生成的HX越稳定,D项正确。
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乙烯通入溴水中,测定反应前后溶液pH
B
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FeCl2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C
检验乙酸中是否混有乙醇
取样液于试管,加入一绿豆颗粒大的钠粒
D
验证Ksp(AgI)<Ksp(AgCl)
向含等物质的量NaCl、KI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若发生加成反应,溶液酸性变化不明显;若发生取代反应,溶液酸性增强,。B项,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Cl2。C项,乙酸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错误。D项,先产生黄色沉淀,证明Ksp(AgI)<Ksp(AgCl)。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
取食盐试样,溶于KI溶液,加入淀淀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B
验证硝酸是挥发性酸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然后靠近,观察是否有白烟产生
C
验证Br2氧化性强于Fe3+
取少许FeCl2晶体溶于稀盐酸,加入KSCN观察溶液是否变红,滴入溴水后再观察是否变红
D
检验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
取少量氯酸钾加入MnO2充分加热,残留物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5.A
【解析】A不正确,只有酸性条件下,I-才能还原IO3-,5I-+IO3-+6H+=3I2+3H2O,生成的单质碘遇淀粉变蓝。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的浓度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D.用图4所示装置确定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及并确定电流方向
【答案】A
【解析】A正确,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同时起到随关随停的效果;B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C不正确,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应该用浓盐酸;D不正确,缺少盐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7.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A项,通过盐桥构成锌、铜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正确。B项,在空气中蒸发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氧化铁,错误。C项,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需要在高温下反应,错误。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收集氨气,可以排煤油收集氨气,错误。故答案选A。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B项,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时应以惰性电极作阳极,C项,除去NO2中的NO应通入适量O2,D项,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时需要加热。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3NA
B.常温下,1LpH=1的盐酸溶液,由水电离的H+离子数目为0.1NA
C.铅蓄电池中,当正极增加9.6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A
D.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反应中,6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_T102-2018:四川省建筑地下结构抗浮锚杆技术标准.pdf VIP
- 机关集中办公区建设与管理的调查研究.pdf VIP
-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VIP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docx VIP
- 维生素B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公务员类辅警协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钢结构生产工艺流程课件.pptx VIP
- DB34T 4402-2023 817肉鸡养殖技术规程.docx VIP
- 7年级上学期英语StarterLeeson18复习卷.docx VIP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备考策略与技巧.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