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害性: 在英格兰,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受侵薯块的产量损失可达26%。此外该病为害后,病斑常影响到薯块的外表,是商品价值降低。马铃薯在储藏期间,若储藏不当,病斑在薯块上扩展,进一步影响马铃薯的经济价值。1966年和1967年PMTV在秘鲁曾引起产量损失30-40%和75%。 症状: 植株:-------帚顶、奥古巴花叶和褪绿V型纹 帚顶症状:节间缩短,叶片簇生,植株矮化,束生奥古巴花叶:不规则黄色斑,环纹和线状纹褪绿V型纹:褪绿V型纹症状 薯块上的症状 初生症状(Primary Symptom)当年受侵薯块所表现出的症状。薯表轻微隆起,产生坏死或部分坏死,直径为1-5厘米的同心环纹,这种环纹并不局限于某一部分,常互聚在一起或分开。将薯块切开,内部表现为坏死弧纹或条纹,它们向薯块内部延伸,但这种延伸并不一定来自薯表的环纹,其延伸程度似乎与薯表的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次生症状:由病的母薯长成的植株所结的薯块的症状。畸形、大的龟裂,网络状小龟裂,横切面上,表面的坏死环纹环绕薯块,内部的坏死和这些效相连接,髓部的坏死斑常延伸至薯块端部的生殖根上。 病原:马铃薯帚顶病毒 学名? Potato mop-top virus异名? Chlorogenus solani, Potato virus 11, Solanum virus 15 potato witches’ broom agent分类地位?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组(Furovirus)成员 病毒特性:直杆状,100~300nm×16~20nm,沉降系数为126S、171S和236S。外壳蛋白亚基呈螺旋状排列,螺距2.4~2.5nm,单链RNA,病毒的致死温度为75~80℃,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存活期10周以上(20℃)。 核酸:可能为单链RNA 发病规律:可汁液传染,50%的病块茎可将病毒传给下一代。田间主要通过马铃薯粉痂病菌(Spongospora subterrance)传播,病毒在休眠孢子囊中,至少存活1年,孢子囊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侵入寄主时,将病毒粒体带入马铃薯根部。病害在多雨年份发生较重。 远距离通过带病或带菌的种薯调运而传播。 检验方法:隔离试种,观察系统症状。用病叶汁液接种鉴别寄主。 苋色藜:产生局部坏死坏斑或细环纹,可扩大到全叶。 普通烟:在20℃以下时,接种叶上产生局部坏死或褪绿环斑。 检疫和防治:(1)实施检疫,禁止疫区马铃薯种薯进境。(2)病区需实行轮作,倒茬,播种无病种薯,防治粉痂病。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鉴别寄主、鉴别寄主谱、枯斑寄主、初生症状、次生症状、 PMTV、ToRSV 2.检疫性植物病毒的检验方法主要有那些? 3.以番茄环斑病毒为例,说明危险性病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其与检疫的关系。 4.PMTV在马铃薯上引起的主要症状有那些? 5.ToRSV引起的主要病害有那些? 6. 试述PMTV 、ToRSV的传播途径 7. ToRSV已经明确的株系有那些? 第七章检疫性植物病毒 2006.10.2 检疫性植物病毒的检验方法 番茄环斑病毒 马铃薯帚顶病毒 *其他检疫性植物病毒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可可枝肿病毒、香石竹环 斑病毒 了解检疫性植物病毒的种类、分布及重要性,掌握植物检疫性病毒的检验方法,掌握番茄环斑病毒、马铃薯帚顶病毒引起病害的症状、病原特性、寄主范围、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检验措施。 检疫性植物病毒的检验方法 生物学检测技术 血清学检测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生物学检测技术 原理: 植物病毒对鉴别寄主或指示植物的特异反应。 鉴别寄主谱: 对一种病毒有特殊反应的一组寄主,一般包括3~5种不同反应类型的寄主植物。一般包括: 系统侵染的寄主 局部侵染的寄主 不受侵染的寄主 例1,TMV和CMV在田间烟草植株上都呈花叶症,为了确定是否有TMV,或是将两者区分开,便可通过下列三种植物的接种来确定。 2.血清学检测技术 原理: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 方法: 免疫电泳和免疫电镜、琼脂双扩散、ELISA等。 两种抗原相同,都与已知的抗血清反应 琼脂双扩散反应沉淀线判断图 抗原1 抗血清 抗原2 抗血清不专化含有两种以上的抗体 抗原2 抗原1 抗原2 抗原1 抗血清 抗血清 两种抗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不完全相同 3.电子显微镜技术 原理: 以电磁波为光源,利用短波电子流,分辨率达到0.99?,比光学镜要高1000倍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