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资料-心理精神学-名词解释E F字头.docxVIP

心理学考研资料-心理精神学-名词解释E F字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这里,看更多 HYPERLINK /xinlixue/ 心理学资料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 HYPERLINK / 心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心理精神学名词解释E字头   额叶综合征—frontal lobe syndrome F07.0   一般历时较短暂。 额叶综合征(F07.0)(frontal lobe syndrome)额叶受损或与其联系受阻碍后出现的精神障碍。一般有自控力、预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下降,表现易激惹或情感迟钝、自私、缺乏怜悯心和责任心、注意力下降、行动迟缓,但不一定存在可测定的智能或记忆减退。病情发展方向往往取决于病前人格,尤其在以前精力充沛、忙忙碌碌或积极进取的人,可能会变得冲动、自负、暴躁、愚蠢,以及出现不切实际的野心。   儿童分裂样障碍—schizoid disorder of childhood   解释:见Asperger综合征。   儿童和青少年社交功能障碍—social functioning disorders of child hood or adolescence   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共同的社交功能异常的一组异源性障碍,与广泛发育障碍不同,这组障碍不是由于涉及所有社交领域的明显素质性社交无能或缺陷所致,如选择性缄默和依恋障碍。   儿童期恐惧性焦虑障碍—phobic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 F93.1   儿童期出现与同龄儿童相比的异乎寻常的害怕,并有明显的发育阶段特异性。   心理精神学名词解释F字头   发育性阅读困难—developmental dyslexia   见特定的阅读障碍。   发作后遗忘—postictal amnenia   癫痫发作后长短不等的记忆丧失,通常发生于意识模糊或自动症时期。   反应性童年依赖症—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childhood F43.3   一种与情感依赖性抑郁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发生于与母亲长期分离的住院婴儿。特征是无精打采、缺乏反应、消瘦、苍白、食欲不佳、睡眠紊乱、间歇性发热、缺乏吸吮习惯和抑郁。若母亲与婴儿在2~3周内重新团聚,这种障碍可缓解。见:反应性童年依恋障碍;儿童住院症。   反应性童年依恋障碍—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childhood F94.1   儿童社交关系模式的持续异常,并有情感紊乱,同时随环境变化产生反应(如恐惧和过度警觉、痛苦、与同伴的社交不良、对自我和他人的攻击,有的病例可有发育不良)。本症可以是父母严重的忽视、虐待,或教养不当的直接后果。   反应性精神病—reactive psychosis 是由外部事件诱发的一组精神病,发病与该事件有病因学的因果联系。这些事件有个人损失、居丧、凌辱、自然灾害等。这类精神病大多数为期短暂,常随诱发因素的消退而缓解。其形式和内容倾向于反映诱因的性质,可分为3个亚型:即意识障碍(如意识错乱)型、情感障碍(如抑郁)型和妄想(偏执)型。   非成瘾物质滥用—abuse of non-addiction-producing substances F55   在CCMD-3中,是指非成瘾物质的重复或不恰当使用,伴有躯体或心理受损的后果。包括种类繁多的处方药、成药(非处方药)、草药和民间验方。主要有:①非成瘾精神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②导泻药;③非处方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及扑热息痛(乙酰氨酚);④类固醇和其他激素;⑤维生素;⑥抗酸药。这类物质不产生精神快感效应,但若试图劝阻使用也可遇到阻力。尽管病人有强烈的动机服用该类物质,却不产生成瘾症状或戒断综合征。这类物质就其内在药理学效应而言,没有成瘾潜能,但可能导致心理依赖。   非典型孤独症—atypical autism F84.1   一种弥漫性发育障碍,仅在3岁后才出现,并缺少诊断孤独症所需的精神病理学3方面异常(即社会交往异常;沟通异常;局限、刻板,或重复行为)中的1个或2个,但在其他方面有特征性异常。与童年孤独症不同之处在于起病年龄较迟,或不能满足孤独症全部诊断标准。非典型孤独症最常见于严重发育迟滞和严重特定的感受性言语发育障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