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爱留守儿童的成功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爱留守儿童的成功探索 2011年11月,中华慈善总会把“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作为贯彻落 实中共中央有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繁荣慈善文化的一项重耍工作。 为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在校园中弘扬社会主义的慈善文化,从2012年开始,台州 市黄岩区慈善总会会同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有步骤地进行“慈善文化 进校园”活动。几年來,全区学校从三年级至九年级全面铺开,取得了实 实在在的收获。茅畲逸夫小学也积极参与并推进了这项活动。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 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留守儿童保护工作,为广大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留守 儿童,他们与父母聚少离多,生活上少照顾,精神上少关怀,行为上少引 导,极易误入歧途,甚至成为“问题少年”。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在 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容易违纪,叛逆心理苗头出现;普遍厌学, 自卑心理严重;缺乏沟通,性格内向孤僻。留守儿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 社会转型的痛点。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茅畲逸夫小学,地处黄岩区西南的山区,此地是 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从20世纪80年代始,乡民陆续外出种植西瓜, 据统计全乡有65%乡民外出,留下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群体。调查发现:留 守率高,目前在校学生465名,留守儿童率高达92%(其中双亲外出占58%)。 作为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典型学校,几年来,茅畲逸夫小学针对关爱留 守儿童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学校提炼了留守儿童应该具备的三大核心素 养一一自理、自信、自强,即小山鹰精神(也称“三自素养”)。自理,在 没有父母的照料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监护人、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一些 基本的生活技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信,要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态 阳光、举止活泼、开朗乐观的人。自强,要心怀梦想,通?实践激发自身 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志者事竟成。使小山鹰能够在思想上保持阳光 心态,学习上有着自主精神,习惯上具备良好修为,形成基于学生(留守 儿童)的“核心素养”小山鹰丰翼行动的特有育人措施。 一、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一是走进红色,激发家国情怀。校内有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所 在地,至今仍保持当年原貌,是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年革命先驱 提出了 “劳动的身手、创造的精神、艺术的兴趣、科学的头脑”的办学理 念,学校一以贯之。充分利用这一红色资源,经常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学 生家国情怀。 二是崇尚乡贤,传承传统美德。茅畲元代理学家牟楷倡导“正心诚意” 的办学理念延续至今。当代有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建的教学楼。现有茅畲 乡民间兴学协会,激励品学兼优和资助贫困学生,学乡贤、做善事、崇美 三是取名经典,塑造进取精祌。学校12个班级的班名都对应国学名 言,如乐知班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强班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既传承国学经典,又丰富教育内涵。 二、 履行张弛有度的玩学协约 所谓玩学,是玩学合一、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玩学协约指 留守儿童的玩与学,在他们与老师、家长之间进行协商约定。具体包括寓 教于乐、协约订制、协议履行三方面。 寓教于乐也是我们实现玩学协约的原动力,学期初,每位留守儿童围 绕学校的课程目标及自身需求与能力,制订“玩学”计划。评价模式不但 要求留守儿童履约,更要老师、家长共同履约,有利形成教育合力。 三、 开发力能所及的拓展课程 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学校开设了 “生活、农事、社团” 等拓展性课程,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一是生活课程,掌握生活木领。通过同学互动、学校联动,尽力使不 同年级的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生活上有方法、有爱好、有技长,礼 仪上冇积极向善的正能量”。 二是农事课程,养成劳动习惯。学校开辟小农场,种植以西瓜为主, 花卉、果树、药材和一些时令作物为辅,让学生全过程参与,体验收获之 不易。 三是社团课程,释放个性潜能。学校开发了 “种植、制作、纸雕、女 红、书法、棋类、球类”等15门社团课程,每下午开班1?2课时。学生 白选课程走班上课。尽力让留守儿童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他们的生活情 趣和自信心。 四、丰富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 学校开展多项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认知,在生活中磨砺, 成就优良的意志品质。 重点体现在一是亲子活动,增进亲情交流。每年11月,外出的家长 返乡,学校举办“亲子活动节”,架起孩子与父母、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 梁,叩开孩子们的心扉,让家长和孩子在活动屮凝聚亲情、收获幸福。二 是山鹰争章,提升文明素质。以“做文明人为荣”的山鹰争章活动,不论 个人起点高低,只要有所进步,就能得到“山鹰纸牌”奖励。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