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体与钢的退火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珠光体与钢的退火; 铁碳合金经奥氏体化后,如果以慢速冷却,具有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将在略低于A1的温度通过共析转变,分解为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双相组织,即珠光体,这种转变称为珠光体转变。 如冷却速度较快,奥氏体可以被过冷到A1以下宽达200?C左右的高温区内发生珠光体转变。; 钢铁材料在退火、正火时,都要发生珠光体转变。;主要内容;根据Fe3C的形态不同,珠光体主要分为 ——片状珠光体 粒状珠光体; a. 片状珠光体;片层间距;——依片间距不同分为P、S、T; b. 粒状珠光体; 片状珠光体一般在两个奥氏体A1和A2的晶界上形核,然后向与其没有特定取向关系的奥氏体A2晶粒内长大,形成珠光体团。;先共析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晶体学位向关系: 铁素体与奥氏体的位向关系: 渗碳体与奥氏体之间晶体学位向关系: 先共析渗碳体与铁素体位向关系: 渗碳体与铁素体位向关系: ; 珠光体转变的驱动力是珠光体与奥氏体的自由能差。由于珠光体转变温度较高,原子能够长距离扩散,珠光体又是在晶界形核,形核所需的驱动力较小,所以在较小的过冷度下即可发生珠光体转变。;a. 珠光体转变热力学;b. 片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 综上:珠光体形成时,纵向长大是渗碳体片和铁素体片同时连续地向奥氏体中延伸,而横向长大是渗碳体片与铁素体片交替堆叠增多。; 随珠光体形成温度降低,渗碳体片和铁素体片逐渐变薄缩短,同时两侧连续形成速度及其纵向长大速度都发生改变,珠光体群的轮廓也由块状逐渐变为扇形,继而为轮廓不光滑的团絮状,即由片状珠光体逐渐变为索氏体或屈氏体。;片状珠光体形成时碳的扩散;珠光体的分枝长大;c. 粒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σcem/α;块状;过共析钢先共析相形态;wC=0.78% wMn=0.63% 奥氏体晶粒度为5.25级的共析钢; 随着过冷度的增大(转变温度的降低),奥氏体与珠光体的自由能差增大,形核率有增大的趋势。但随过冷度的增大,原子活动能力减弱,扩散系数减小,使形核率有减小的倾向。;与时间的关系:I 随等温时间增大而增大,随时间延长,晶界上形核位置达到饱和,I 急剧下降到零; v与时间无关。; 转变前有孕育期; 等温温度从A1点逐渐降低,孕育期逐渐缩短,到最短(C曲线鼻尖),再到增长; 转变温度一定时,转变速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达到极大值(转变量为50% 时),逐渐降低直至转变结束; ;4.3.3 CCT图中的P转变;4.3.4 P转变的影响因素;合金元素推迟珠光体转变的作用,按大小顺序为:Mo、Mn、W、Ni、Si。;合金元素对P转变动力学的影响机制;三)奥氏体晶粒度 晶粒越细,有利形核的晶界越多,P形成速度越快;主要原因是由于铁素体与渗碳体片薄时,相界面增多,在外力作用下,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增大,而且由于铁素体、渗碳体片很薄,会使钢的塑性变形能力增大。 珠光体团直径减小,表明单位体积内片层排列方向增多,使局部发生大量塑性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的可能性减小,因而既提高了强度,又提高了塑性。; 粒状P常常是高碳工具钢在切削加工前要求预先得到的组织形态。 碳钢和合金钢的冷挤压成形加工,也要求具有粒状P组织。 GCr15轴承钢在淬火前也要求具有细粒状P组织,以保证轴承的疲劳寿命。;4.5.2 钢中碳化物的相间沉淀;4.5.2 钢中碳化物的相间沉淀;相间沉淀组织;相间沉淀组织;相间沉淀机理;相间沉淀机理;相间沉淀机理;相间沉淀条件;相间沉淀钢的强化机制及应用;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