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家族制度演变与其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国家族制度演变及其启示 —基于庇护关系分析 2013-11-20 09:40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杜 洁 薄文泽 作为泰国社会制度的核心部分,庇护制在泰国家族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泰国家族制度的发展演变史就是一部以大家族为核心群的庇护制关系发展史,即以大家族为庇护者或庇护者集团的关系演变史。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泰国家族制度生成多元化的庇护关系体系并呈现出多样性的庇护关系特征。包括泰国在内的当代东南亚家族制度具有四个方面特征,即庇护势力扩大化、政治家族“王朝化”、家族势力政商合一化和外府家族权势本土化。 在泰国的传统社会和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和其他东南亚后发达国家相似,泰国家族制度的发展演变深刻地烙上了庇护制关系的特征,并对当代泰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西方学者Lucien M. Hanks指出,在泰国社会中,除了夫妻关系以外的其他所有人际关系都具有庇护制特征,庇护制已成为维系泰国社会关系的基本支柱。①学者Benedict Anderson认为,庇护制只是其他国家社会结构的一般组成部分,却是泰国社会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② 庇护关系(Patron-Client Relations)是一种二元角色交换关系,其核心在于庇护者(即处于上位者)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为被庇护者(即处于下位者)提供保护和利益,而被庇护者则向其庇护者回报以支持和协助,包括私人服务。这种关系基于社会等级差异,是一种维系上位者与下位者的互利合作的不对称人身依附关系。简言之,庇护关系即指这样一个非正式集群:由掌控权力者提供保护和实惠,追随者以向其效忠作为回报。③ 泰国家族制度的基本概念 家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最小的社会单位。家族制度是因婚姻和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最为基本的一种社会制度,影响各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变迁。为了更好地把握泰国家族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演变,我们有必要先厘清泰国历史文化中关于 “家”、“姓”、“族”、“国”等概念,以及“民族、宗教和国王”立国三原则在泰国“家族国家观”中的重要地位。 在泰语中,家庭被称作khrop-khrua。khrop的本意是“覆盖、包含”,khrua的本意是“厨房”,意指一个家庭应该由共用一间厨房的成员组成。泰国家庭关系的核心成员是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因此,家族是基于并围绕以夫妻关系构建的核心家庭,通过血缘、姻亲或地缘关系而拓展形成的家庭网络系统。长幼秩序规范是家庭关系规范的核心,由此衍生出长幼不同的义务和权利规范。④ 泰国人在从前是没有姓氏的。曼谷王朝六世瓦吉拉伍德国王认为普及姓氏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他将姓氏与家传渊源以及家族荣誉相联系,并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姓或者氏,其他国家皆已具备,而我国尚未拥有……它可以令我们追溯怀念自己的祖先。他们辛勤劳作,成家立业,在国家的历史上青史留名。作为后辈,我们接过了他们的衣钵,则更应律己修身,保持优良传统。因此,对于那些值得纪念的名字,应小心维护使之万古流芳。我辈需谨记,切忌自私自利,莫以为‘凡己事皆只为己事’,对于自己名声和家族荣誉,皆需同样加倍珍惜……。”⑤因此,他于公元1912年颁布《佛历2456年姓氏条例》,规定国民必须申报姓氏,男子是家庭姓氏的继承人(phu-sup-sakun)。公元1915年以后正式实行姓名制度,最初很多姓氏都是由国王钦赐。⑥ 贵族的姓氏大多为国王所赐,有些贵族祖先是小邦邦主,所以其姓氏都与先祖管辖的城邦名称相关,这类姓氏的组成方式是在城邦名称的前面加“?”,表示“在”。如“? ??????”,意为“大城府之主”;“? ?????????”,意为“清迈府之主”。平民的姓氏大多是随意拟就的,其中大部分也呈上御览,经过御批。据不完全统计,曼谷王朝六世王赐予王族、王族后代、贵族、官员和普通人姓氏共计6432个。⑦ 1939年发生了泰国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其核心是“族”与“国”的关系。銮披汶·颂堪总理推行以提倡泰民族国家为宗旨的国家主义政策,要求建立崭新的政治和文化观念,改造传统的泰国社会。披汶政府发布第一份文化政令将国家名称“暹罗”(Siam)正式改为“泰国”(Thailand),致力于建设一个新的民族国家—“泰人的泰国”。披汶如是解释:“通常而言,国家的名称都是以该国主体民族的名称命名的……我们是泰族……显然暹罗并不适合我们的民族……如果有(庞大数量的)移民定居我国,那么,或许千年之后,我们可能将无法再分辨暹罗究竟是泰人的,还是华人的,抑或是其他人的国家……”⑧披汶政府第三份文化政令废止了“南方泰人”、“东北泰人”、“泰人穆斯林”、“北部泰人”等不同称谓,规定所有的泰国公民都统称为“泰人”。 由于佛教和封建文化的影响,“国为家、君为父”的家族国家观在泰国由来已久。在婆罗门教“神王”观念和佛教“业报轮回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