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MERGEFORMAT5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分
Political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张振华
一、课程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旨在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逻辑,以及它对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和结构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而言,围绕国家与社会这一主轴,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了解政治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如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论等。二是便于学生从国家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轨迹。三是便于学生了解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Political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aims to analyze the logic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ts role and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structure by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olitical sociology. Specifically, around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al axis, hope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content: Firstly,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mes of political sociology, such as the state center theory, social center theory; The second i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ism to interpret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jectory; The third i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changes on the impac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二、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材料、案例讨论为辅。课堂讲授主要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介绍本课程的主要理论、主要内容。
课堂展示部分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对于政治社会学分析中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如阶级、革命、帝国等。这些概念在中国政治话语中是高度意识形态的,本课程希望能够对这些概念进行社会科学的解读。
考虑到课堂的规模,本课程还为没有办法获得课堂展示的同学安排一些英文方面的经典论文,希望通过这种阅读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
自编教材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1、本课程以期末开卷笔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考核。
2、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3、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以下几项构成:课堂展示与讨论(20%)、考勤(10%)。
五、讲授大纲
导论
第一节 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
第二节 理论工具:政治社会学
第三节 课程的章节安排
阅读文献:
(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美)伊斯顿:《政治结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美)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第一章 两大历史任务:现代国家建构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一节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二节 别了苏联:中国式工业化道路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阅读文献:
(英)迈克尔 曼:《社会权力的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三联书店2001年版。
王绍光:《国家汲取能力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第二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农民的组织化
第一节 中国的农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