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强化训练(一).docxVIP

2019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强化训练(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考点强化训练(一)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2019.银川一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 【注】①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②长生: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题(3分)( ) A.诗题“行经华阴”,必有所往。所往之地,便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太华、三峰、武帝祠等即为京都附近名胜。 B.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 C.首联写远景,颔联摄近景。远近相间,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为尾联“何如此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铺垫。 D.颈联浮想联翩,写意雄宏。诗人在华山下,看到黄河与秦关,驰骋想象,虚实相生,描绘出一幅雄伟壮阔的画面。 15.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全诗着眼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6分) (2019.湖南师大附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15.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2019.眉山一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12~13小题。 蓦山溪 张中孚①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②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③ 。 [注]①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②出自刘禹锡《初至长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③白居易《长安道》中有“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 词的上片以“山河百二”开篇,写出了山川形势的险固,引出作者对壮岁的回忆。 B. “听楚语,厌蛮歌”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辗转楚地,日久难回的人生境遇。 C. 下片写识途老马,再见旧时景象而嘶鸣,直接写出了作者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 D.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写终南山未改旧时青色,是为了表现家乡仍然充满生机。 E. “长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词抒怀,“须信”二字,表明前人说的话深得其心。 13.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6分) (2019.大庆实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本诗作于开成 4 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E.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15.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6分) (2019.昆明一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 杨万里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