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贵州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主体和载体。 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农民,载体是农村文化。 由于经济欠发达,一些地方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传统农业产值低造成土地荒置无人耕作,大部分人选择长期在外省外地发达地区打工。 虽然政府一直在各方面帮扶农村小康创建,但只是保证了农民受益的主体地位,农民的建设主体地位易被忽视。 许多村子常年处于空心村,在贵州农村的主体人群大多属三六九人员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因此很多村子村民自治实际上是村中老年人自治。 老年人对新文化接受程度低,封建迷信思想占主导地位,对于道德讲堂、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村中妇女老人参与不积极,反响效果不明显,青壮年的缺失使得先进文化和创新文化传播无法开展。 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参与性普及性不强,大部分村镇的集体活动就是赌博打麻将,为恶习滋生创造土壤环境。 二部分农民道德失范,封建思想顽固。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农民的获得感远未跟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许多农民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价值观、是非观裂变,产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勤俭节约、厚仁贵和、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滑坡。 过去在宏观上重经济轻文明的农村建设负面效应开始凸显,农民人际关系淡薄、重利轻义、笑贫不笑娼,为追求个人利益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近几年一些地方民间非法宗教、封建迷信呈蔓延之势,一些乡村兴建庙宇求神拜佛,部分甚至发展成邪教性质,2012年河南光山校园伤害案、2014年山东招远邪教故意杀人案等造成社会重大恐慌。 贵州农村偏远地区近些年封建迷信活动泛滥,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假借宗教之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影响农村文明工作建设,还带来严重治安问题。 三文化基础设施分布不均,权利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贵州一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些地方农村建设长期重经济轻文明,所谓的重视经济实指标,忽视文明虚功夫,乡风文明建设没有标准,见效慢,还往往吃力不讨好。 通过贵州省文化厅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1434个,镇均文化站079个,文化补助资金7553万元,人均文化事业费4251元,文化发展资金在本不多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用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上的屈指可数。 资金投入不充分,只有城市周边农村的文化设施相对完备,离城市越远的地区公共文化资源越少。 在对部分农村的走访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农村的文化设施带有随意性和应付性,常见的是图书室和活动室形同虚设,不是空壳就是长期未对农民群众开放,只在有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才开门迎客,造成极大的公共资源浪费。 权利机制建设不健全,文化建设投入方向不清楚,上级负责下任务,对实际建设情况不跟踪了解,既不批评也不嘉奖,一些基层工作队伍不积极,提不起干劲。 四农村法制建设不完备。 乡风文明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基层法制建设决定农村治安状况。 我国这几年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填补了一部分农村基层法制空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是长期以来农村建设主要依赖政策,与法律时有冲突,立法层次低且在农村过于理论化,缺乏效率。 一些地方农村自治制度多年来仍未普及,农民能实际参与村务管理的村并不多,在民主选举过程中暗箱操作非法获取选票的行为仍然存在。 其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农村法制建设中的一大问题,农村执法机构通常由基层人员代执行,一些地方人员不足、素养不高、司法不公,人治大于法治,因征地拆迁、道路建设、山林权属的纠纷解决途径成了走后门送红包,苍蝇乱飞也加剧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对立。 有的农村基层法制建设问题引发社会治安混乱、风气败坏,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 五人才流失,传统民俗文化沦落。 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引进外来人员,包括大学生村官、农业龙头企业人才等,另一类是农村乡土人才,如本地种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人员等。 其中文化人才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乡风文明建设。 首先当前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亟须完善,下乡的多,走的也多,很多人只是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日后转岗的铺垫,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工作,一旦发现调离无望屡有辞职出走现象,文化专职岗位人员离岗经商,很难留住人才。 农村企业家更多的是为挣钱,年龄过大、文化素质不高,很难作为文明建设主力军发展。 本地培养出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外工作,不愿意回乡发展。 其中本地人才流失更是造成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闲置无人继承的窘境,许多民俗文化传承断裂濒临消亡或边缘化,虽然近几年地方政府关注民族特色文化,积极引入外来资本注资农村民俗文化产业,但缺少专业人才的引导,各地区民族文化过度开发失去原有特色,呈现单一化、统一化,民间民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全文最新解读课件.pptx VIP
- 新能源行业光储能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50页PPT】.pptx VIP
- 电力系统分析理(第二版 刘天琪 邱晓燕)课后思考题答案(不包括计算).doc VIP
- 突发事件之车站大客流组织讲解.pptx VIP
- 护理三基考试题库7000题.pdf VIP
- 4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王湾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pptx
-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课后答案(刘天琪-邱晓燕-著)-科学出版社.pdf VIP
- 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培训课件参考.ppt VIP
- 老虎岩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