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docxVIP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 年风雨人生,他用执着的求索实现了“科学救国”的理想,他用坚定的脚步谱写了计算机领域的奇迹,他用一颗赤子之心在耄耋之年敲开党的大门,他用”垫脚石“精神塑造了一批杰出的计算机人才??他的一生,走得那样曲折坎 坷,却留给世间最坚定、最从容的背影,留给人们一段回味 无穷的传奇。 1 远涉重洋 心怀“科学报国梦” 1903 年 5 月 21 日,陈光熙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父亲是前清末代举人。辛亥革命后, 他与全家回归故里——浙江省上虞县。 1916 年,陈光熙就读于浙江绍兴县省立五中,父亲希望他将来学医。可是到了第四个年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来到省立五中,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出国勤工俭学。蔡元培先生以“苦学生的好机会”为题进行的演讲,字字句句深深打动了陈光熙那颗年轻的心。 1919 年, 16 岁的陈光熙中学毕业。青年时代的陈光熙 1920 年 5 月,一艘法国邮轮载着 127 名中国青年,离开上海港——陈光熙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始了赴法国勤工俭 学的航程。陈光熙在法国、比利时度过了整整 10 年勤工俭 学的清苦生活。他一边当钳工,一边在大学钻研地质科学,并获得了 5 种专业特长和农业机械师,工艺制造、土木及采 矿工程师及地质工程师等 3 个工程师学位。 1922 年,他用一 年的时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法国教鲁士大学农业机械专 科,并获得农业机械师学位。 1929 年,他毕业于比利时鲁文 大学工学院,获工艺制造,土木及采矿工程师学位。 1930 年 他毕业于该学院地质研究生班并获得地质学工程师学位。在 法国求学期间,陈光熙勤奋的学习精神和优秀的成绩得到老 师和学友的称赞。有人劝他留在法国当工程师,但被他拒绝 了。他日夜都在怀念遥远的祖国,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 给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然而 1930 年 10 月,当他回到可爱 的祖国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遍地硝烟、满目疮痍的河山。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 费了一年多的 周折之后,他总算找到个教书的地方,开始在一所中学当初 中数学教师。虽然学非所用,十分苦恼,但为了生存,为了 养家糊口,陈光熙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安心教书。后 来他又相继在上海劳动大学任讲师、在青岛东北海军讲习所 做课程翻译、河南开封第一师范担任理化教师、北京辅仁大 学附中任数学教师。 1933 年 9 月,他被北京辅仁大学聘为数 理系讲师。 1938 年 9 月,他被辅仁大学提升为教授。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获得了伟大胜利。国民政府教育部增设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并 任命陈光熙为校长。陈光熙于 1946 年 4 月 2 日呈报教育部“遵令就职,并启用钤记”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展现在陈光熙面前的是一 条闪光的路。多年的苦苦期盼,多年的上下求索,终于有了一个新的起点。陈光熙的爱国、报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 到机械工业部一个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已经 50 多岁的陈 教授,心情仍然象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一样,他注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一批电子计算机刚刚在外国问世的时候,陈光熙教授就以他对科学的敏感,发现这 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1957 年,哈工大校长李 昌派人到北京招聘一批老教授,创办新专业。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陈光熙教授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 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离开对他来说已经很高的技术领导职位,带着家人自告奋勇地远赴塞外来到北国冰城——黑龙江哈尔滨,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塞外北疆扎下根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辟荆斩棘,创建新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专业。陈光熙与夫人 2 扎根冰城 开创“科研新世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 机诞生,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它将促使科学技术发 生深刻的变化,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陈 光熙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渊博的知识始终把握着研究 的方向。他选定的课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前沿。正因为是前 沿,是别人没有尝试过的新领域,因此在陈光熙的面前,也 横亘着重重困难。 1958 年在全国开展教育大革命中, 受到科 研传统教育的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中央提出的“全国 年科学发展规划”和“向科学进军”号召的鼓舞下,凭着 年轻人敢想敢干的精神,贴出大字报“将老师的军”。他们 提出:“我们专业向国庆节献什么礼?我们也要做计算机! ”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光熙的带领下,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 艰苦奋战, 1958 年,新中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计算机 在哈工大诞生。 这台智能下棋计算机每秒钟能运算 40000 次, 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完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