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调查报告 肇东市五里明中学校 调查小组成员: 李 娜 崔 岩 王春波 参考数据:网络(百度文库) 1 一、调查背景: 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信息技术课的普及,我们中学生对上网也是越来越感兴趣。怎样才能在虚拟的世界里尽情地玩呢?——到网吧去。记得《武汉晨报》曾经专版报道:一名 17 岁高中生在网吧玩《星际争霸》 ,因长时间过于兴奋猝死,其母痛哭控诉 万恶 的网络游戏。 我们也不难发现身边的同学,就连午休的一点有限时间也会着了迷一样去泡网吧,不管老师家长是如何的反对。为什么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上网对于我们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对此,我们几个同学展开了如下调查。二、调查目的: 1、了解中学生上网现状,及家长、教师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 2、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活动,分析总结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 3、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向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4、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开拓视野,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尝试写作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法: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走访、研讨、辩论、查阅资料等。 四、调查时间: 2015 年 3 月 10 日—— 2015 年 4 月 30 日 五、调查对象: 对我校全体学生以及普高和其他学校等外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 1500 余份,对 50 余名 教师、家长当面采访,并对家长发放调查问卷 300 份。 六、调查内容: 上网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分析: 1、上网对学生家庭关系的影响 :疏远亲情,不知感恩。 我们采访了一位《征途》中学生玩家,他每月所充点卡在 300 元以上,从初玩到现在 160 多级,已经投入人民币近万元(不包括上网费) ,有次为了参加节日举办活动,曾经在网吧四天三夜。因此,《征途》被网迷们私底下评为最烧钱的游戏。虽然同学们都觉得父母给的零花钱太 少,但是算算大家花在网上的钱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10%的同学单是上网费用每月达到 200 至 400 元,而将近 7%的同学每个月上网的花销甚至超过了 400 元。后者对于绝大多数最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这份钱有可能是家长 10 天的劳动所得!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就是用了 父母的血汗钱无度地去上网玩游戏和聊天。这实在是一种不知感恩的行为。 那么对于供给我们衣食的父母,我们的亲情与上网热情的相比,哪一个领先呢? 2007 年 11 2 号《青岛早报》 13 版报道:胶南初中生刘勇(化名)因迷恋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遭到父亲训斥后他跑到日照市一家网吧连续上网 10 天,在民警的帮助下刘某才从网吧内发现了走失 天的刘勇,看到儿子瘦了一圈,刘某当时就抱着儿子失声痛哭。 一项调查中,我们预设了这样一个场景:即家长阻止孩子玩游戏,让同学们设想,这时如 何和家长沟通?甚至假如自己和家长来到游戏中的魔法世界,又会如何去做?从得出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在家长制止自己玩游戏的时候,认真听取家长意见,或者立刻停止上网,或者试着劝说家长相信自己不会玩得过度。有不少同学首先就声明自己绝对不会 对伤害亲人;更有同学指出对家长要尊重,不可随便。但也有同学给出的答案是: “不用跟家长说什么,也不必对家长用什么魔法, 干脆给自己用个隐形术, 逃走就不用听唠叨了。 ”或者是“自 2 己飞走跑得远远的” 。这反映出有的同学存在游戏中躲避家长教育的倾向。更有甚者,个别同学对家长口出恶言:“哪凉快哪儿待着去” 、“你要死啊”。也有同学直接冒出了“用个冰风暴冻住” “用法术定身”等想法。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可以除妖怪、杀敌人,受伤了 可以用钱买回痊愈、甚至人死都可以复生,可现实中怎能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出言不逊,怎忍心伤害自己的亲人!因此,过分迷恋网络游戏,将导致亲情的疏远。 2、上网对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 失去诚信,诱发犯罪。 网络时代考验着我们的诚信。在网上,人们说话似乎格外随便,谎话、粗话或者威胁性的语言张口就来。这使得我们不少同学都误认为上网的好处就是随心所欲。当然,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 46%的同学认为上网撒谎是不道德的。 这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那么,现实中的我们会不会因为上网而动摇自己对真理和正义的坚持呢?通过关于玩网游偷钱这一话题的探讨,绝大多数同学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不能以任 何借口动用别人的财物甚至是父母的。但是也有 9%的同学觉得拿父母的钱无所谓,也有少部分人还认为可以拿同学的钱, 甚至有 8%的同学居然把拿别人的钱玩网游当成一种执着。 2007 年 11 1 日《青岛早报》第 9 版有报道: 16 岁的即墨少年韩某迷恋上网无钱,为了上网成瘾而盗窃,半年内盗窃居民财物近 1 万元,在一户居民家行窃时被民警当场抓获。可见还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