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1年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PDF

2002—2011年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674⁃7070(2014)05⁃0476⁃05 门可佩   朱淑丹1 1 2002—2011年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摘要 0  引言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2—2012)》 的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 相结合的主客观联合赋权法,对“十五”、 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江 “十一五”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 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状 苏已明确提出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力争在2020 态良好,研究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数 年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对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量化分 稳步上升,且上升势头强劲,2011年已进 析和客观总结,不仅为江苏自身发展进行科学定位,进而制定新的战 入完全成熟阶段,但是可持续发展状况 起伏较大,尚不够稳定. 略决策,也是对今后推广到其他省份乃至全国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1⁃2] 本文采用主客观联合赋权法 ,首先用熵权法确定各子系统指标的 熵值法;层次分析法(AHP);主客观 权重,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权重,对江苏农业现代化发 联合赋权法;农业现代化;江苏 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并推进整个 中图分类号 O2139,F3201 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文献标志码 A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 [3] 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借鉴辛岭等 、谭爱花 [4] [5] 等 、崔凯 等建立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结合江苏农业发展的 实际,本文将评价指标分为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农业产出水平、农 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4类,共计25个指标.同时,分别 + - 赋予正向指标( )和逆向指标( )两类属性,构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 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2  数据来源 [6]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2002—2012) 和《数据 [7] 见证辉煌———江苏60年》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按下式将各个指标 无量纲化: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