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宁波二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P58 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过敏反应(或叫变态反应) 对致敏原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分为速发型 , 迟发型 致敏原 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 某些自然物质(室内尘土、化妆品等) 来自某些食物(鱼、虾、牛奶、蛋类) 来自某些药物(青霉素等) 来自某些生物(花粉,螨虫,蘑菇孢子等) P59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资料一: 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以来,全球已有2500多万艾滋病人丧生。现今在世界各地,每天有8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死亡,每小时有600多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 活动——分析图表: 下图为HIV侵入后血液中HIV和T细胞浓度的变化情况,尝试:⑴判断曲线A、B是什么的浓度变化;⑵分析B浓度①处下降和浓度②处上升的主要原因。 艾滋病的防护 艾滋病防护书籍 P61 思考与练习 下面由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引起的疾病有 ( ) A 糖尿病 B 流行性感冒 C 艾滋病 D 破伤风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 A 血液和精液 B 握手和拥抱 C 衣物和卧具 D 空气和食物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病毒(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B 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一般经过2~10年的潜伏期 C 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 D HIV不仅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结束,谢谢 余挺 * * * 2013 2 30 活动——联系实际: 同学们知道生活如何预防过敏反应? 1)找出致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致敏原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引起 缺乏B淋巴细胞或者T淋巴细胞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 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 资料二: 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报告显示: 亚洲艾滋病例增加速度最快; 全球近些年新增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当中,四分之一在亚洲; 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尼和越南。 资料三: 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 26430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7753例;报告死亡34864例。 问题归纳: 1.艾滋病为什么这么可怕? 2.我们如何远离可怕的艾滋病? P59 艾滋病 仔细观察HIV结构模型图,请描述HIV的结构和物质。 致病机理: HIV(蓝色)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 RNA 单链DNA 双链DNA 前病毒 整合在宿主细胞 的染色体上 逆转录酶 mRNA 蛋白质 组装新病毒 释放新病毒,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破坏 吸附、侵入、脱壳 长时间的潜伏后被激活 活动——知识应用:根据HIV的结构,及有关遗传知识,讨论HIV是如何在辅 助性T淋巴细胞中进行复制新HIV的? A B ① ② ①处血液中HIV浓度下降的原因:细胞毒T淋巴细胞作用于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HIV失去寄生场所,被相应抗体结合,使HIV形成沉淀,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分解。 1-2年时有少量HIV的遗传物质 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潜伏在辅 助性T淋巴细胞中,潜伏期过后, 经过互补DNA的转录、翻译形成 蛋白质外壳,然后RNA和蛋白质 外壳组装形成新的HIV并从寄生的 细胞中释放出来,使HIV在血液中 的浓度迅速上升。 1)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2)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4)远离毒品 5)对已感染HIV的孕妇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 远离艾滋病, 预防是关键 活动——因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