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第四章(2) 秦荣辉.pptVIP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第四章(2) 秦荣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题材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注重传神,以线为主的造型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上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山水画也在此时逐渐向独立画科发展;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活动,专业画家在画史上不仅有了较详细的记载,而且画家论风的风气渐盛,出现了顾恺之等一大批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和一些绘画理论著作。 人物画 在中国绘画史上,从三国两晋时开始,有可靠记载的知名画家相继出现。这个时期有姓名、事迹、画艺记载可考的著名画家主要有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等 南朝人物画 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被成为“佛画之祖”,是文献记载最早一位传奇画家。善画龙、虎、马及人物,有落墨为蝇等传奇故事,其佛画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相传其所画龙头令谢赫叹服不已。画迹今已不存,但之后的著名画家卫协直接师承其法。曹不兴所画的佛像,史称“曹家样”,衣纹皱褶如同贴在身上一样,故有“曹衣出水”之说。 卫协: 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 绘画风格:突破了粗略奔放的汉代风格 谢赫评价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陆探微,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中国最早的画圣。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陆探微擅肖像、人物,学顾恺之;兼工蝉雀、马匹、木屋,亦写山水草木。 现存作品中,与陆探微关系最大的恐怕要算在江苏南京及丹阳地区发现的墓葬镶拼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共四幅,风格类似,系据同一母本制作,画中八人均取坐势,气质神情各不相同,但都具备形象清瘦、削肩细腰、宽衣博带的外型特征,且行笔流利,线条绵密紧劲,与其画风十分相似。 张僧繇,梁武帝时期的名画家,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人物,亦善画 龙 、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 张僧繇在中国画中首先采用凹凸晕染法,画出的人物像和佛像栩栩如生,传神逼真。 张僧繇的绘画真迹,目前已无从得知,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虽不能使张僧繇的艺术特徵完全再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的某些特点,对研究张僧繇的技法风格,仍不失为现在所能有的唯一资料。 二十八宿神行图卷一 北朝人物画 留下姓名的画家少:扬子华 曹仲达 扬子华:北齐宫廷画家,长于鞍马人物时称“画圣”,题材多反映贵族生活 作品: 《北齐校书图》(唐阎立本临) 此图用笔细劲流动,细节描写神情精微。设色简易标美。整个画面既反映了北齐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史实,又不乏诙谐、随意,给人一种轻松的艺术享受。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曾任朝散大夫。擅画人物、肖像、佛教图像,尤精于外国佛像。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褶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 北朝的墓室壁画、漆画、石刻线画等 墓室壁画遗迹较多,最重要的有吉林高句丽古墓、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洛阳宁懋石室线刻画等。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局部) 北魏 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王郭村,壁画共71幅,总面积200.55平方米。内容分为: 1、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四壁下层,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 2、甬道、墓门及墓室中、 上栏,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 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局部) 北齐 娄睿墓壁画--出行与归来 洛阳宁懋(mao)石室线刻画(局部) 北魏 画学论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接连问世: 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论画》 谢赫《古画品录》 宗炳《画山水序》 王微《叙画》 这些著述,是我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理论著作。宗炳《画山水序》与王微《叙画》是反映这一时期山水画理论的重要著作。 顾恺之论著与绘画思想 《魏晋胜流画赞》 “以形写神” 《论画》 “迁想妙得” 《画云台山记》 “迁想妙得”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感,“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 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谢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