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案例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案背景: 目前许多语文老师的课堂存在如下弊端:课堂提问既多又乱,多是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现状。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卖力,学生学得吃力,回头问问,学的是啥都不清楚,更不用说自己独立阅读理解文章了。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既简约又高效?这成了我长期以来不断思考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我发现“以问定学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它能够简化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内容,能提高教学效率,活跃学生思维,是实现语文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良好途径。一节课上,只要抛出一、两个有价值的主要问题,然后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分析、去探究、去争论。就能使课堂变得既简约又高效。 教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阅读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进一步理解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2、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 (一)【网络显示】:有关地震的实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地震的危害 (二)【多媒体网络显示】:地震中感人的故事视频。以期让同学们感受人性的美丽 (三)【网络显示】《母亲的信念》、《母爱的力量》全文 教学工具 多媒体网络 教学方法:以问定学,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地震是残酷的,他使多少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多媒体出示】:有关地震的实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地震的危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面里寻点,筛选主要问题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对句子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2、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请教,由小组长负责记录,记下你们小组内的收获以及你们小组内弄不明白的问题或弄不透彻的问题,全班交流各小组不明白、不透彻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主要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问题1:文末有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表现父子的了不起? 问题2: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三、师生互动,解决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从而理解把握课文。 (一)学生精读读课文第2至23自然段,边读边划,从中划出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或词语。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交流回答: 1、 A、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向废墟走去。 教师趁机追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及信守诺言的品质,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的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接着挖。 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启发,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不丧失信心,实践着对儿子的承诺,有责任感。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味语言,(1)作者不厌其烦的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句子,你认为好吗?“他不停的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让学生体会到罗列时间的词语,不仅表明挖的时间长,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挖的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为了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爸爸会怎样艰难的挖掘,进行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