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颈椎病微创注射.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颈椎病微创注射.ppt

第八种治疗 拨松针治疗 1、选点:大椎穴 2、配方:1%利多卡因5ml 3、操作: A、嘱患者俯卧低头位 B、选点消毒 C、于治疗点皮下放射形麻醉 D、锐器开皮 E、拨针平刺进入皮下浅筋膜,在斜方肌浅层做360通透分离,扇形扫散。 15天1次,共用2-3次。(适用于颈椎病颈肩部症状治疗) 第九种治疗 横突松解 1、选点:C5、C6横突尖端(环状软骨两侧平C6横突,再向上方一横指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C5横突) 2.配方: 曲安奈德 10mg VB12 1500ug VB6 100mg 透明质酸酶 1500U 2%利多卡因 5ml 亚甲兰 0.2ml 3、操作: A、嘱患者侧卧低枕,暴露颈部 B、定点消毒 C、术者用中指于患者胸锁乳突肌后缘仔细触摸,确认并固定治疗点,10ml注射器,7号针头,垂直刺入达横突尖端骨面,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缓慢推注配方药液5-10ml。而后用四号针刀在横突尖端纵疏横剥2-3次,熟练者可将刀锋沿横突前结节骨面向结节间沟滑铲,刺入后拨动相应神经根,上肢可出现过电样感觉(有损伤动脉的风险,须谨慎操作)。 10-15天1次,连用2-3次。(注: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出现在肩肘腕手的患者,立竿见影。 第十种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 1、定点:SG体表投影点 A、前入法:胸锁关节向上0.5-1.0cm处,如无法触及C7横突,可以C6横突的前结节为基准向尾侧1cm左右为穿刺点。 2、配方:%1利多卡因10ml 3、操作: 前入法: A、嘱患者仰卧去枕,微张口,头向后仰,暴露治疗部位。 B、定点消毒 C、触及C6横突前结节:触摸锁骨及环状软骨,在胸锁关节上2-3cm处,用右手中食指沿胸锁乳突肌内缘与气管分开,与此同时将深面的动脉及软组织一并充分向外分开,边分离边深入,到达一定深度后,指尖沿人体纵轴移动可触及C6横突前结节,似一黄豆大小的硬结,靠近尾侧的手指在病人呼吸时向尾侧深面寻找C7横突前结节,再向内触摸其基底部。 D、穿刺:刺入角度与矢状面成10度角,针到骨面后,稍退针1-2mm,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缓慢注入配方药液10ml。 E、出针后压迫针孔3分钟,嘱患者平卧休息20分钟。 颈椎易记歌诀 上下项线要牢记,一脉三神八块肌。 第二颈椎连上下,椎周肌肉到此止。 后正中线项韧带,旁开一指椎周肌。 四十五度关节突,颈旁横突斜角肌。 一个指麻神经根,一组指麻神经干。 一只手麻神经丛,部位不清找后支。 五拇六食七中指,第八无名小指一。 头面症状一二椎,三四只管项周围。 肩五肘六掌挠七,掌尺第八臂内一。 胸前乳上锁骨上,胸前外侧是胸长。 肩胛缝中肩胛背,岗上岗下肩胛上。 颈椎病治疗经验小结 颈椎病的治疗,一般以颈后部督脉、膀胱经的针刀松解、埋线、注射治疗为主(安全有效 容易接受)。目的是调节颈部经络气血、恢复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其次依据不同个体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头疼明显的,重点治疗项平面(注射、针刀、银质针);顽固的头疼除外颅内病变后可以采用颅骨骨膜外注射治疗。 头晕症状治疗重点在C1横突尖端、C2棘突、风池穴,可以配合星状神经节注射以提高疗效。 颈肩部症状主要是阳性点的注射与针刀松解。 肩臂手部症状要依据神经支配区域定位,选择治疗相关的椎体周围,包括棘突、关节突、钩椎关节,尤其是横突部位的治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颈椎病 上项线 从枕外隆突向外至耳后乳突,左右对称的隆起骨嵴,此线将头部的枕额肌与项部肌分开。内侧端有斜方肌附着,外侧端上缘有枕肌,下缘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及最长肌附着。 下项线---在上颈线下方,平行于上项线的一条弓状线。距上项线1.5-2.0cm。内侧有头后小直肌附着,外侧有头后大直肌附着。 项平面:上下项线之间的部分,其内有头半棘肌附着,外侧部有头上斜肌附着。 C2棘突:自枕外隆突下方沿后正中线向下推按,触及到的第一个明显的骨性突起。附着肌有多裂肌、棘间肌、颈半棘肌、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 C7棘突:低头时后正中线上可见一显著突起为C7棘突或T1棘突,前屈位随颈部有移动的为C7棘突,不动的为T1棘突。有项韧带、斜方肌、上后踞肌、菱形肌附着。 钩椎关节:在枢椎至第一胸椎之间,在椎体上面的侧方,向上隆起形成钩突,与相邻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构成关节即钩椎关节。 钩椎关节具有类似滑膜关节的结构,起限制颈椎侧方滑动的作用。 此关节和相邻的椎体部分构成椎间孔的前壁,而其侧方与椎动脉毗邻,发生骨刺时,向后方能挤压椎间孔内的组织结构,向侧方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