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共44张PPT).pptVIP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共44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秦朝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汉到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程)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皇权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高祖刘邦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灭亡的原因,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结果造成诸侯权重,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治安策》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贾 谊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景帝决心平叛,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课堂设问 汉武帝即位后为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①建立中朝 ②设置刺史 ③实行推恩令 ④酎金夺爵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中央特派,监察地方, 位卑权重 ——推恩分化,削弱王国 ——剥夺列侯爵位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嫡长子继承 王国 儿子甲 儿子乙 嫡长子 儿子丁 儿子丙 儿子戊 儿子己 王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主父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推恩令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1、唐朝中叶“安史之乱” 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 2、平定“安史之乱”后,地方上设节度使;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五代建立者简历 共性何在?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质: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五代建立者简历 共性何在? 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影响何在? 宋太祖赵匡胤 与其“黄袍加身”处——河南开封 陈桥驿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宋太祖赵匡胤 兵、权、钱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 (2)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 ②削实权 中央: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军政枢密院 ③制钱谷: 财赋运京师(转运使) (集中军权) (集中政权) 地方:州郡属中央,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 (集中财权) 第4课 专制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7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