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培训 公明国税分局 一、新申报表的填报顺序   新申报表包括1个主表和11个附表,有的附表本身又包含多个附表。例如,收入明细表和成本费用明细表根据行业各包含3个附表。 另外,有很多附表上的数据来源于其他附表(附表的附表),使得主表与附表、附表与附表间的关系变得很复杂。为避免填报混乱, 纳税人应事先理出一条填报思路,明确报表填报的先后顺序。 第一,明确本企业需要填报的报表有哪些。上文讲到收入和成本费用明细表都各包含3个附表,实际上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填报这些附表,要选择和本企业相关的附表。 第二,明确主表与附表之间的关系和填报顺序。 在整套报表中,主表是最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在填报时要以主表项目为核心,逐行填报。但由于主表的数据很多是取自于附表,而有些附表的数据又取自其他附表。因此,当填写主表的某行数据时,首先分析其数据来源于哪个附表,然后先填写该附表的数据,再填写主表该行数据,以此类推。主附表对应关系对照表如下: 一级附表:附1收入明细表,直接对应主表(会计口径);附2成本费用明细表,直接对应主表(会计口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对应主表14/15行;附4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对应主表24行。 二级附表:附5税收优惠表,对应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税基);附6境外所得抵免表,对应附3纳税 调整明细表 (调减),对应主表应纳税或抵免税额(税)、减免税或抵免税额(税);附7以公允价值调整明细表,对应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附8广告费纳税调整表,对应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附9资产折旧纳税调整表,对应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附10减值准备调整明细表,对应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 附11股权投资所得明细表,对应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附11股权投资所得明细表,对应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 二、主表的填写原理: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以下简称“新申报表”)采用的是以间接法为基础的表样设计,包括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应纳税 额的计算三部分。在编制时,以利润表为起点,将会计利润按税法规定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具体步骤是: 1.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 2.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所得税额; 3.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应纳税额; 4.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5.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从编制原理上看,新申报表思路更清晰,更容易被理解。纳税人在填报时,按照上述思路就不容易出错。 三、主表的填报 会计利润的填报报表的1行—13行为会计利润的计算,这部分内容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内容是一致的。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 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而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的企业,其利润表项目与新申报表可能不一致,不一致的部分应当按照新申报表按照本表要求对利润表上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报。这里特别强调,营业收入不包括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在纳税 调整增加额一行体现。另外,该部分的收入、成本费用明细项目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纳税主体,要求填报的附表是不同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和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反映;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4行至第21行为纳税调整的计算部分,其中第14行为纳税调整增加项目,第15行为纳税调整减少项目,以使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项目,在进行相应的调增或调减后符合税法的规定。由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核心就是将会计 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所以该项目也是本套报表的填报重点和难点。此项目填报的思路应该是:先填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然后根据附表三分析填列主表第14行或第15行以及其他行次。 下面先介绍附表三收入类项目的填报。 1.视同销售收入 填报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应作应税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只需填写调增金额。数据来源于附表一。(讲解附1) 根据附表一(1),视同销售主要包括如下三项内容: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 1、非货币性交换视同销售 会计准则:①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可靠计量时,换出加税费为入账价值,换出与公充价值差计损益;②未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则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且不确认损益。 会计制度:不涉及补价或25%以下不确认损益,换入=换出+税费; 税收上:企业的非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