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文综测量动向优化历史备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构中国通史专题可以加深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感悟 如: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开放与闭关政策 1.两汉以陆路为主的半开放局面的初创; 2.唐朝海陆两旺的半开放局面的形成; 3.明朝以海路为主的半开放陷入危机; 4.清朝前期闭关自守局面的形成。 5.近代他主式外迫型开放局面的形成和影响;  ⑴近代开放史是逐步半殖民地化的屈辱历程  ⑵近代开放史是初始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3)近代开放史是世界一体化的拓展历程 6.现代自主式内省型开放局面的发展和意义。  ⑴1978年以前对外开放处境艰难  ⑵1978年以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如:儒学盛衰与社会进步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 2.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3.秦尚法排儒。   4.西汉初信奉道家无为。   5.西汉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汉武帝尊儒尚法,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6.魏晋佛道与儒学争衡(道教兼容儒[葛洪]、佛[陶弘景]得“势”成“体”)。   7.隋唐出现三教共荣和合一趋势。   8. 两宋时期,朱熹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   9.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因儒家经书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使儒学地位空前强化;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10.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对儒学提出挑战。 1.西学东渐、新思想的萌发与程朱理学、封建纲常 2.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折射出的儒学危机。 3.拜上帝教与儒学 4.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运动的反封建宣传。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化教育措施。 6.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7.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影响不断扩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相关链接一 建构中外打通专线十分必要 如:古今中外的农业意识与政策 中国古代重农意识源流与土地赋税制度演变 中国近代具有革命色彩的土地赋税纲领 中国现代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及调整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部分国家农业土地政策及其对工业化的影响 * * 把准文综测量动向优化历史备考策略 一、200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历史试题特点:突出具有综合意义的学科基础知识 (1)立足“三基”,测试能力。 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考查为基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结论的认知,旨在准确地测量“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 “不追求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完整性,不考虑学科内容覆盖率的大小”,考查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学科内容”。 如2005年重庆卷 39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抵,酒泉二界上,有松的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番息(繁殖)” 材料二 三国魏初年,仓桑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制赋(控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 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问(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答: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答: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具有在课本依托上的拓宽、加深的特点,重视从微观史实角度发掘史学含义。 突出综合思维能力的测试,要求“在系统中把握要素,在整体中把握局部”。 如2005年湖北卷: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回答21~24题。 2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