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葡萄孢对速克灵抗性遗传及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docxVIP

灰葡萄孢对速克灵抗性遗传及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本文以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为供试菌株,通过抗药性诱变获得了对速克灵 摘要 本文以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为供试菌株,通过抗药性诱变获得了对速克灵 具有高抗性的突变株。进而对抗性突变株的致病力、致病生理生化机理、寄主抗病性 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灰葡萄孢抗药性变异及其致病力 差异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 1.灰葡萄孢抗药性研究 实验表明,速克灵、多菌灵、乙霉威、代森锰锌四种农药中,速克灵与多菌灵对 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较好,Ec50基本上均小于O。5ug/m1。对于来自不同寄主的灰葡萄 孢菌株,四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各有高低,但整体而言,防效高低顺序为多菌灵速克 灵乙霉威代森锰锌。 本实验通过药剂诱导狄葡萄孢产生对速克灵的高抗菌株CFl-l,CFl-2,其E050值分 别为1 97.546¨g.ml’1与370.984 Hg-m一抗性水平与敏感型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409 倍与9儿倍。对抗性菌株毒力测定发现,CFl.1与CFI-2不仅对速克灵抗性程度很高, 对多菌灵抗性程度同样较高。抗性菌株在含低剂量速克灵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生长 速率较敏感菌株高,在无药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弱,菌落颜色较深并且菌丝畸形,说 明这类抗性菌只适于有药的环境条件。抗性突变株与亲本菌株相比产孢量明显减少, 说明抗速克灵突变株在繁殖能力上较亲本要减弱。接种草莓叶片实验表明,速克灵抗 性菌株较敏感菌株而言发病较重且病斑较大,病斑边缘颜色深,致病力较强。即不仅 获得了抗速克灵的高抗菌,同时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将抗性突变株继代培养可以发现,在一定时期内的无药培养,抗性菌对速克灵与 多菌灵的抗性程度没有下降,只是随着转移代数的增加,菌丝生长速率有所降低,而 对多菌灵和速克灵的抗性程度均无影响,但是第十代的菌丝生长速率明显下降,进一 步对抗性菌在含药平板上的生长频率实验表明,前5代抗性菌株的生长频率均较高, 生长状态较好。第7代抗性菌对多菌灵的存活率仍较高,但对速克灵的存活率下降至 50%,第10代,菌株存活率均下降至25%左右,证明经过长时间转接与离体培养后, 抗药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丧失。可以认为在一定期限内,灰葡萄孢对速克灵的抗性 遗传是稳定的,但超出一定的期限就有可能减弱或丧失。 2.灰葡萄孢致病机理的研究 通过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不同寄主交互接种进行致病力的测定,可以看 出,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在同种寄主植物上的发病情况有 明显的差异:同一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在不同的寄主上的致病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差 异。并且每一种菌株对其自身寄主与其它寄主来源的菌株相比并不具备致病力上的优 势。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灰葡萄孢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的确存在明显分化。 势。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灰葡萄孢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的确存在明显分化。 本文从草莓发病叶片中获得了灰葡萄孢的致病酶纤维素酶(cx和B.葡萄糖苷酶) 与果胶酶(PMG)。在不同灰葡萄孢侵入同种草莓叶片后,产生的Cx与B.葡萄糖苷 酶酶活性均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丽升高,而对照的健康叶片在培养期间并没有明显变 化,但不同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有明显差异,强致病力的菌株产生的酶活力高, 而侵染速率慢的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较低。培养10—15d的灰葡萄孢均可测出果 胶酶活性,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接种草莓叶片后,果胶酶活性迅速升高,在第四天左 右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而对照的变化并不明显。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灰葡萄 孢的致病作用与致病酶有一定的相关性。测定的致病酶中,以PMG活性为最高,其次 是B一葡萄糖苷酶,Cx最少。由此可知,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主要是PMG起作用。 3灰葡萄孢诱导草莓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本实验结果表明灰葡萄孢侵染草莓后PPO和POD活性明显提高,活性的变化量 与感病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不同菌株侵染草莓叶片后诱导PPO和POD酶活性变化 有显著差异,不同寄主来源的敏感菌株中Fxl诱导产生的酶活性最强,并且酶活力增 长的速率与病斑扩展的速率正相关。寄主来源是草莓的CFl侵染草莓叶片的发病速率 反而比较慢,cFl的抗速克灵诱导菌株cFI.1和cFl.2虽然病斑面积与扩展速率和亲 本菌株差异不大,但诱导产生的防御酶活力却远远强于亲本菌株。草莓接种后1~3 天之间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至第四天起活性逐渐下降。在灰葡萄孢感染番茄过 程中,从感染部位到未感染区域病斑处和病斑周围植物组织的防御反应,导致PAL 酶活性的增强。草莓接种后1~4天之间sOD活性明显升高,在灰葡萄孢感染草莓过 程中,从感染部位到未感染区域的边缘,SOD活·眭有一个明显的下降梯度。 本实验测试了不同灰葡萄孢接种草莓叶片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多酚氧化 酶同工酶(PPO),超氧化物岐化酶同工酶(s0D)酶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