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海洋多波束测量规程-广州海洋地质.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海洋多波束测量规程-广州海洋地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12 -01 海洋多波束测量规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2年6月 XX/T XXXXX—XXXX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3 4.1 目的 3 4.2 任务 3 4.3 一般要求 3 5 技术设计 4 5.1 设计编审 4 5.2 设计内容 4 6 仪器安装与试验 4 6.1 仪器安装规定 4 6.2 静态试验 4 6.3 海上试验 5 7 海上测量 6 7.1 准备工作 6 7.2 声速测量 7 7.3 换能器吃水深度测量 7 7.4 测线测量 7 7.5 质量监控 8 7.6 班报记录 8 7.7 数据存储 8 7.8 野外技术报告编写 8 7.9 野外资料汇交 9 8 潮位测量 9 9 资料处理 9 9.1 基本流程 9 9.2 定位处理 9 9.3 水深处理 10 9.4 数据滤清 10 9.5 准确度评价 10 9.6 成果输出 11 9.7 处理报告编写 11 I XX/T XXXXX—XXXX 10 成果图编制 11 10.1 成果图类型与编制原则 11 10.2 数据选取的方法与要求 11 10.3 历史资料的应用 11 10.4 制图 11 11 成果资料汇交 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船体姿态角度、波束、条幅关系图 1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横摇偏差测试方法与校正 1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纵倾偏差测试方法与校正 16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定位时间延迟测试方法与校正 18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艏向偏差测定方法与校正20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多波束测量班报表 22 图1 水深测量准确度检验测线布设图 7 图2 资料处理基本流程 9 图A.1 船体姿态角度、波束、条幅关系图 13 图B.1 横摇偏差造成多波束系统正反向测量形成地形倾斜假象 14 图B.2 剖面重合法横摇偏差测试示意图 15 图C.1 纵倾偏差在正反方向地形测量中的表现 16 图C.2 剖面重合法纵倾偏差测试示意图 17 图D.1 定位时间延迟产生测量标志物位置的偏移 18 图D.2 剖面重合法定位时间延迟测试示意图 19 图E.1 艏向偏差产生测量标志物位置的偏移 20 图E.2 剖面重合法艏向偏差测试示意图 21 表F.1 多波束测量班报表 22 II XX/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胜雄、刘方兰、余 平、关永贤、肖 波、罗伟东、刘胜旋、何水原。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III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