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气田空气钻后气液转换新技术-钻采工艺.PDF

元坝气田空气钻后气液转换新技术-钻采工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钻   采   工   艺 2013年7月 ·6·   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 July2013 钻井工艺 元坝气田空气钻后气液转换新技术 1 1 1 2 董 波 ,王剑波 ,蒲洪江 ,杨 健 (1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项目部2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董 波等.元坝气田空气钻后气液转换新技术.钻采工艺,2013,36(4):6-8 摘 要:空气钻井技术在川东北元坝区块陆相上部地层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钻井速度,节约了钻井成本。 但因受地质条件及井身结构的限制,在二开中完前须转换为常规钻井液钻进,为确保空气钻的提速成果,在分析空 气钻后井壁失稳机理及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元坝地区空气钻后气液转换新技术及转换工艺,并在 现场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空气钻井;气液转换;井壁稳定  DOI:10.3969/J.ISSN.1006-768X.2013.04.02   为有效提高机械钻速和保护储层,国内外广泛 壁失稳比较严重,划眼和转换周期均较长,通井划眼 应用气体钻井技术,川东北地区上沙溪庙组及以上 时阻卡比较严重,常憋停顶驱,存在较高的卡钻风 地层相对稳定,满足实施空气钻或者泡沫钻进的条 险,部分井还存在卡钻事故。因此,改进目前的气液 件。目前,川东北地区上部地层使用空气钻的井已 转换工艺势在必行。 经超过40口,机械钻速为6.54~7.13m/h,最高机 二、气液转换井壁失稳机理分析 械钻速22.79m/h,起到了较好的提速效果。但气 及井壁稳定措施 体钻井过程中因地层大量出水或者井壁失稳严重时 必须立即转换为常规钻井液,转换过程中如气液转   气液转换过程中井壁失稳原因十分复杂,主要 换技术存在缺陷或转换工艺应用不当时,容易造成 可归纳为工程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坍塌压力平衡 或加剧井壁失稳。由此出现井塌卡钻或者长时间划 等三个方面。经分析,最主要的失稳原因是在空气 眼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空气钻井提速成果,且对后 钻井过程中,近井壁岩石表面产生大量干燥的微裂 续施工也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缝,直接转换成水基钻井液时,毛细管自吸效应会使 这些干燥的微裂缝迅速吸入大量水基钻井液滤液, 一、元坝地区空气钻后气液转换现状 当岩石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时,由于水化作用会产 目前元坝地区气液转换时使用的钻井液体系主 生巨大的膨胀压力,导致岩石强度降低后自动剥落。 要有聚合物防漏防塌钻井液、含水溶性润湿反转剂 结合前期使用水溶性润湿反转剂应用效果不佳的情 的聚合物防漏钻井液、水包油聚合物防塌钻井液、聚 况,元坝气田项目部提出一种新思路:在替入水基钻 合物钻井液,转换工艺主要为分段替入法。聚合物 井液前,先将易失稳的井壁岩石表面喷淋涂敷一种 防漏堵漏等体系能快速形成薄而韧的滤饼,减少滤 具有润湿反转、封堵微裂缝的纯油基前置液,改变近 液进入地层。但微裂缝的毛管自吸速度非常快,达 井壁岩石润湿性、阻隔水基滤液与泥页岩的接触,防 滤液扩散速度的十倍,这种转换方式无法阻止替入 止水化后引起井壁失稳;为保证气液转换过程中钻 液中液体进入井壁微裂缝,井壁失稳风险高。 具安全及高效,提出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