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吐蕃「赭面」习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大民族學報》 第二十五卷,頁 21-40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再論吐蕃的「赭面」習俗∗ 李永憲∗∗ 摘 要 「赭面」是古代西藏的面飾習俗。近年來在青海果裏木、熱水兩 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木板彩畫,畫中再現了吐蕃時期流行的「赭面」 是一種不分性別與等級身分的面部妝飾。這種 「赭面」妝均是在額角、 鼻、下巴、兩頰等面部凸出部位塗以紅彩,塗點在數量、部位上呈對 稱狀。兩處墓地的時代皆為八世紀,兩墓的墓主可能為吐蕃王朝時期 其勢力區的上層人物。 文獻中的吐蕃「赭面」,見於《舊唐書》中有關貞觀十五年唐朝 文成公主進藏時所見風俗的記載。作為高原文化的一個標誌,「赭面」 習俗是隨著吐蕃王朝勢力向北方的擴張而出現在青海和其他地區,並 一度對唐代的長安地區也有影響。 《隋書》記載了早于吐蕃王朝時期的「女國」時期,西藏北部和 西部的獵牧部落中有「以彩塗面」的習俗,可以說明吐蕃時期的「赭 面」,可能是源於西藏更早的獵牧部落。吐蕃王朝滅亡之後,「赭面」 習俗仍在藏西、北遊牧部落中保持下來並延續至今,這一古老的面飾 傳統始終都是西藏高原文化的一個特色。 關鍵詞 :赭面、吐蕃王朝時期、青海墓葬、吐蕃的勢力擴張與文化 影響 ∗ 本文為教育部重大課題(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西藏史前史研究」中期成果之一,課題號: 02JAZD730001 。 ∗∗ 四川大學考古學系系主任 22 《政大民族學報》‧第二十五卷 一、前言 近年來公佈的吐蕃時期考古材料中,青海省都蘭縣、德令哈市兩地墓 葬所出土的「棺板畫」和「木板畫」等繪畫資料頗為引人注目,針對「棺 板畫」內容以及其與墓主身分、族屬等相關問題的討論,已見諸于多位學 者的專文。1 本文重點要討論的,則是與畫中人物面部「塗紅」妝飾相關的 幾個問題,即其他學者文中提及的「赭面」習俗。筆者擬以青海兩地的墓 中彩畫資料為基礎,並注意西藏區內的田野考古發現,結合相關文獻史料, 對《唐書》所說吐蕃「赭面」習俗試作一些分析,並由此探究這一古代面 飾習俗的起源及其地域文化意義。 二、青海吐蕃墓發現的「赭面」人物 青海出土有木板彩畫的兩處吐蕃墓葬,一是一九九九年由北京大學考 古文博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兩單位聯合發掘的都蘭縣熱水鄉熱水溝 三號墓(編號 99DRNM3 ),其專題考古報告於二○○五年出版;2 其二是 二○○二年八月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西州民族博物館共同清理的 德令哈市以東果裏木地點的兩座墓,其部分資料分別於二○○四、二○○ 六年刊佈。3 兩處墓葬皆地處青藏高原北部柴達木盆地的東緣,前者居北, 後者偏南,其間直線距離約 200 公里,皆為荒漠草原地貌。 (一)都蘭熱水吐蕃三號墓 此墓地處都蘭縣熱水鄉血渭草場的熱水溝南岸,海拔高程約 3,400 米。 是一 座有圓形丘狀封土的石砌多室墓,出土有金器、銀器、銅器、紡織物、 皮製品、漆木器、木簡、石刻、陶器、骨器、珠石等遺物二百餘件。發掘 1許新國,〈唐代繪畫新標本 ——吐蕃棺板畫〉,《文物天地》 3 (2004 ),頁 17-22 ;程起駿,《棺 板彩畫——吐谷渾人的社會圖景》,《中國國家地理》 3 (2006 ),頁92-93 ;羅世平,《棺板彩 畫 ——吐蕃人的生活畫卷》,《中國國家地理》 3 (2006 ),頁94-95 ;林梅村,《棺板彩畫—— 蘇毗人的風俗圖卷》,《中國國家地理》 3 (2006 ),頁96-98 。 2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都蘭吐蕃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3許新國,〈唐代繪畫新標本〉,頁 17-22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棺板上畫的是什麼人?〉, 《中國國家地理》3 (2006 ),頁84-91 。另據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許新國先生在「第三屆 西藏考古與藝術國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