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Y-2卫星观测分析南海风浪关系-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PDF

基于HY-2卫星观测分析南海风浪关系-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6卷 第3期 应 用 海 洋 学 学 报 Vol36,No3  2017年8月 JournalofAppliedOceanography Aug,2017 基于HY2卫星观测分析南海风浪关系 1 2 2 2 张思琪 ,郝增周 ,邓美环 ,龚 芳 (1.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2;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12) 海面有效波高(H )是表征海浪的重要参数,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雷达高度计已成为获 摘要: 1/3 取海面有效波高的重要手段,但也只能对卫星星下点轨迹处进行有效观测,远无法满足大范围应用 的需求.本研究结合2013年10月HY2雷达高度计观测的海面有效波高和微波散射计观测的海面 风场资料,分别对高、低风速下风浪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适用于0~40m/s风速范围内的南海海 域风浪关系模型,经模型比对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基于HY2卫星数据分析建立的南海海域风 浪关系模型是可信的,特别是低风速的风浪模型与实测数据建立的风浪模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根 据建立的风浪关系模型,从卫星散射计大面观测的海面风场出发,能推算出风浪条件下海面有效波 高的大面信息,数据覆盖远高于卫星高度计的星下点观测,能为分析和预报海浪、风暴潮灾害提供 大范围的海面有效波高信息. 海洋水文学;海面有效波高;海面风场;风浪关系;HY2动力环境卫星;南海 关键词: DOI:103969/J.ISSN.20954972201703004 中图分类号:P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72(2017)03032706   海浪是海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在风的作用 20世纪中期,人类就开始研究风浪谱,试图通 下产生的小尺度表面重力波,一般分为风浪和涌 过简单的波高与风速经验关系实现对海浪的预 [1] [67] 浪 .海浪作为基本海洋环境要素,也影响着海气 报 .早期使用波级表的风浪经验预报,忽略风 界面和海洋上层内部物质、能量和动量的交换;大浪 时、风区及海区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误差, 能够给航海、渔业、海洋工程、海上军事等海上活动 为提高预报精度,人们依据不同海区、不同方向建立 带来威胁和灾难,也会对堤岸、港口码头、沿海建筑 了风速和有效波高的统计关系[89].Thiruvengadathan 及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灾害性损失;因此,有 (1984)利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浮标观测资料建 效地对海浪进行观测、预报对减少海浪灾害和海洋 立了海面有效波高与海面风速之间的非线性关 [10] 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系 .周笃诚和陈亿署(1990)利用天气雷达测量的 传统的浮标和船载测量的海浪数据受制于空间 海面骚动回波信号,分析了回波最大距离与海面风 [11] 的限制,难以获取大范围的时空分布资料,卫星遥感 速、海面波高的关系,间接表达了海面风浪关系 . 技术能够对海浪环境进行大面观测,海浪数值模式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数据的积累,越来 [12] [1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