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重点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史重点问题解析 初稿 2009/11/11 至2009/11/17 张诗雨 中国传媒大学电新学院09新闻系 目录 * 1.血气心知及批判宋明理学 3 * 2.朱熹理气观,评价理一分殊,谈格物致知 4 * 3中国哲学特征 6 * 4.孔子的仁,如何实现仁 6 * 5. 墨子的非命和天志是否矛盾 7 * 6. 什么是四端 8 * 7. 简述庄子齐物论的观点 8 * 8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有什么不同. 9 * 9. 谈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 10 * 10. 简述周敦颐太极观 10 * 11. 谈张载太虚即气的思想 11 * 12. 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11 * 13. 如何理解中国哲学 13 提示:按Ctrl键点击标题和直接切换至正文 1. 血气心知[SHN1]     在认识论上,戴震首先肯定自然界是在先的,人是天地所生成的。他说:有天地,然后有人物,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征也。这是说,人类是天地之间最高等的生物。他指出,人的认识作用是以人的生理机构为基础的,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这里,血气指活的身体,人的身体是人的意识的基础。他指出,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经验的来源,人的感觉器官的形成实以物质世界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他还指出,人的感官之外还有心,心是主宰感官的。最后,戴震指出:感官的作用是辨别声色臭味,而心的作用是辨别理义。声色臭味是客观的,耳目鼻口能辨别它;理义也是客观的,心能辨别它。于是,在此基础上,戴震提出了对于程朱学派理具于心的批判。 血气心知批评宋明理学[SHN2]   1.戴震反对宋儒把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性不是二分的,而是一元的,血气心知就是性的实体,即戴震所谓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也。   2.批判程朱学派理具于心。朱熹认为心中有理,理得于天下具于心;戴震说理是客观的,存在于事物之中而非心内。他说理不在心内,而心有辨别客观事物中的理的能力,否定了程朱的理具于心和陆王的心即理。   3.区别了理与意见。戴震说理是客观的理,必须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到。不分析事物便有所主张就是意见。把主观的意见认作客观的真理,是严重的错误。他说程朱所谓理即是意见,说其会祸天下。   4.戴震分别了私与蔽,批判程朱陆王所谓心中本来含有理,因私欲蒙蔽不能显露的观点,指出私指欲望方面,蔽指人事方面,是两回事儿。固执己见,不顾违反事实,才是蔽而不明,与私欲无关,即若主观不要求私利,但固执己见,不顾违反事实,也可能犯重大错误。 2. 朱熹理气观[SHN3]   理是朱熹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又称道或太极。理有几方面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行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太极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行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有凝聚,造作的特性,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是第一性的,气属第二性。 评价理一分殊   朱熹的理一分殊理论是朱子哲学体系的重点内容,旨在阐释一理与万物、万理之间的关系。它是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结合的产物,积极肯定了现世,对世界与事物分析全面。   理一分殊强调只有通过认识具体事物,只有认识了万殊,才能认识理一,即理一分殊理论是建立在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的认知程序上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有十分深刻的认识论意义。[SHN4]   理一分殊告诉我们,科学研究既要对各学科、专业的各理论做出深入的分析,又要在它们之间找出结合点,使之贯通为一体,这与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一致,体现了其理论的科学 性和对研究的指导性意义。[SHN5]   理一分殊传递并浓缩着朱熹的和谐理念和等级秩序的构建,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的有机融合和和谐共处,并揭示了个体与集体的密不可分。这对我们今天追求社会和谐有宝贵参考价值。[SHN6]   理一分殊在理气关系概念上与事实相反,它把最普遍的理作为事物存在的依据,是唯心主义观点;这个理论没有体现有关同一性与差别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正确阐述;它虽然承认对立的普遍性,但是却说对立都是静止的...诸如此类观点是非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提供很好的辩证理论,所以理论有缺陷。[SHN7]   朱熹对理一分殊有事有不同看法,有时是普遍理与特殊理的关系,有时是太极与万物的关系,理论尚欠严密[SHN8]。    谈格物致知[SHN9]   (格物致知的当今意思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朱熹所谓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道理,致

文档评论(0)

东方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