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色彩搭配 新课前的小复习,做好准备哟~~ 综合对比作图步骤: 1.按照形式美原则组织一幅画面. 2.在色相环上分别选取四组不同的对比色相[如同类色(不同程度的红) 邻近色(红与粉红) 对比色(红与黄) 互补色(红与绿)等] 3.在色相对比搭配的基础上,调整色彩的面积\纯度\明度等,使之和谐. 色彩搭配几种主要方法? 一.基于色相对比的搭配 1、同类色之间的搭配 2、邻近色之间的搭配 3、对比色之间的搭配 4、互补色之间的搭配 5、有彩色与无彩色系之间的搭配 对比色 二.基于明度对比的搭配 根据明暗程度,将明度色调分为: 低调、中调、高调 三个大的色调。 根据对比的强弱分为: 短、中、长 三种类型。 三.基于纯度对比的搭配 根据色彩纯度,将纯度色调分为: 鲜色、灰色、浊色 三个大的色调。 根据对比的强弱程度分为: 短调、中调、长调 三种类型。 3.5 基于色调对比的搭配 色调亦称调子。调子原是音乐艺术的术语之“调”。将调子用作绘画或设计的术语中时,色调是对一幅作品的整体颜色评价。一幅作品虽然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是偏蓝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副绘画的色调。 每一件作品都应有有明确的色调。“红调子”就是从色相的角度来说。“暗调子”是从明度来说。暖调子是从冷暖来说。灰调子是从纯度来说。另外还有一种较少使用的定义方法。如果一幅画的明暗对比很强烈,就叫长调子,如果明暗对比弱就叫短调子。其它介于中间的就叫中调。 不同调子的绘画作品 Pccs色调图 设涉及色彩三要素 3.5.1 同种色调的搭配(短调) 明度和纯度相同而色相不同的色彩间的搭配 要求色相对比强烈些,否则容易单调。 3.5.2 邻近色调的搭配(中调) 所谓邻近色调搭配就是在色调图中位置靠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搭配。 对比效果统一协调,较生动活泼。 3.5.3 对比色调的搭配(长调) 所谓对比色调的搭配就是在色调图中距离较远,间隔有一个以上的色彩搭配。 视觉效果鲜明强烈。 3.6 色彩调和 调和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配置在一起后产生一种协调一致的舒适感。 色彩调和 首先指一种色彩搭配的和谐状态。(对比又统一) 其次调和还指为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调整行为。 毕加索 克里姆特 风景 具体调和办法: 两大类: 针对过于统一的方法——使之对比增强 针对过于对比的方法——使之柔和 3.6.1 色彩调和的方法 (1)加强法 加强明度对比 加强纯度对比 加强色相对比 (2)面积调整法 关于色彩面积对比,就是不同色彩的面积大小之比,它们在1:1时对比最为强烈,1:2次之,1:10相当弱。 关于色面积,就是一个比(大小之比),也可以认为是“积量”的多少。形态作为视觉色彩的载体,总有一定的面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面积也是色彩不可缺少的特性。 面积调整 (3)分割法 在对比强烈的搭配色彩之间插入中间色 黑、白、金、银、灰 (4)支配法 明度支配法 纯度支配法 色相支配法 (5) 重复法 将对比强烈的搭配色反复排列,形成格状图案 (6)形态调整法 改变搭配色原来的布局形式 (7)透叠法 (8)秩序法 (9)距离调整法 3.6.2 色彩调和原理 (1) 伊顿色彩调和原理 双色对偶调和 三色对偶调和 四色调和 五色及以上的调和 (2)自然色彩秩序论 (3)孟赛尔色彩调和理论 1)垂直调和· 2)水平调和 3)倾斜调和 4)外围调和 (4) 配色明快论 (5)面积比理论 主要指色彩平衡论 (6 )审美心理共鸣论 要考虑受众心理 (7)符合目的论 3.7 色彩搭配中的点缀、 呼应与平衡 3.7.1 色彩点缀 3.7.2 色彩呼应 1)全面呼应 2) 局部呼应 参看马蒂斯 作品 3.7.3 色彩平衡 第四章 色彩心理 4.1 色彩的初级心理反应 4.2 色彩的高级心理反应 4.3 中国传统五色观 初级的直接物理光刺激反应 高级的间接色彩联想两大类别 4.1 色彩的初级心理反应 本能的、客观的 4.1.1 色彩的心理作用 4.1.2 色彩的性能 (1)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2)色彩的膨胀性与收缩性 (3)色彩的轻重感和软硬感 (4)色彩的视觉认知性 和色图底有关 亮色底上图的颜色越深认知性越高 暗色底上图的颜色越浅认知性越高 4.1.3 色彩的错视 错视的产生是由人的眼睛构造、心理学、视觉心理等的原因而形成的。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戏剧影视表演剧目创作》课件——2.任务2 梳理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pptx VIP
- 18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公开版.docx VIP
- 化妆品店长毕节大方岗位职责.docx VIP
- (正式版)DB35∕T 2250-2025 《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pdf VIP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把握戏剧冲突.pptx
- 高级园林绿化工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微电影创作教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高二【物理(人教版)】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59.pdf VIP
- 2009年十一月号 - 沙田培英中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