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主任手记 家访——推开的不仅仅是一扇门……
昨天接到程博扬妈妈电话,说孩子因为手机成瘾问题情绪不太好,又到周末,家长担心又因为手机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想让我跟孩子聊聊,但是呢,孩子比较腼腆,短时间开门见山的谈心感觉收效不大,于是打算周六去家访。我提出家访,家长喜出望外,盛情邀约敲定时间,等孩子中午补习结束,我踏入了瀚宇天悦的小区,推开了博扬的家门。一路下来,感触颇多。
一、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家访对象及家庭有整体的认识,博扬的状态时好时坏,十分不稳定,脑子够用,数学还算优势学科,朋友圈也很好很积极,家庭关系很和谐稳固,家里有一个读小学的妹妹,妈妈管理较多,略微严格强势。孩子的直观问题在于手机成瘾,并因此跟家长关系紧张。
跟家长先沟通,了解我有什么能帮助的,比如:
1、手机成瘾
2、没有目标
3、开始物资上的攀比
4、具体成绩的提高
这是妈妈的诉求,因为我问了妈妈孩子对家访的看法,亦如我所料是惊吓不是惊喜。很明显孩子对我很防备,知道我突然要家访,孩子是很紧张的,上着辅导班还给妈妈打电话问我上午有没有来。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改善一下师生关系。
因为之前的交流并不是很顺畅,所以我上午突然想给孩子写一封信会不会好一些,发现写了一页光夸了夸他,还没进入正题呢,洋洋洒洒写了三页。果然我见到孩子之后,发现热情的只有家长和他的妹妹,换言之,只有他好像并不欢迎我的到来。于是,那就厚着脸皮找话题聊呗,哈哈。
二、尬聊开场留心细节
刚开始简直大型尬聊现场。上的什么辅导班呀,几点起床的呀,讲的什么呀(说了我也听不太懂)有没有咱们班同学呀,放学后你跟谁经常玩呀。家访很好的一点是可以对班级情况和别的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我猜是因为孩子知道反正这次就算尬也要硬着头皮陪聊,又不想让尬聊的话题一直绕着自己,索性聊点别的,也不担心告状被隔墙有耳发现当“奸细”。所以我可以趁机了解一下班里自己不知道的事呀。比如我知道了他的好朋友居然是段宁哲、周冠霖、李嘉辉这一批很正的孩子,人以群分,这说明孩子是很拎得清的,而且还是别人大早上五点多就起来约他打球,这说明他身上也一定有这些努力的孩子所欣赏的。
三、不遗余力夸孩子
为什么说家访效果好,首先家长来办公室,很多都是处理问题的,很少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师生都较为戒备,而家访,面对家长的热情款待,孩子也是小主人,你在人家的地盘上吃着人家的米总得说点好听的吧,而老师的夸奖对孩子太重要了,所以我说对博扬期望很大,孩子潜力无穷,任课老师如何夸你,我对你如何如何看重才故意让你坐第一排,其实吧,我当时排位置还真没想这么多。不过这也不是简单的客套,因为在家访时真的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比如礼貌,比如照顾家人,老师也不再是课堂上故意端着的样子,学生可能更能感知到你是真的为他好。爸爸说博扬周一到周五都没有玩手机,到周末才要走,如果是我之前,可能会认为孩子是为了想继续玩才不得已控制自己,但今天我第一反应是孩子忍了那么久都没玩,自制力真强。你看,同样一个行为,关注点不一样,想法会千差万别,其实孩子已经努力在控制了,应该说自制力很好了,发现这么夸了孩子之后,他觉得我真的是有点理解他了。也愿意多讲话多跟我沟通了。
四、话要说进孩子心里
怎么劝孩子他才会听呢,他认可的,觉得你理解他,让她有共鸣的话,这就要求我一定要提高共情能力,去站在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这样他才会服气,才会接受。之前他为什么跟妈妈冲突,因为妈妈不给他手机的话,孩子可能会觉得我已经努力有自制力了这么久,你都不信任我,那我索性不要克制了。而且,正如我给博扬写的信里说的,他不快乐。当我告诉她你不快乐时,我觉得孩子很受震动。他很明是非,知道应该学习,也很懂事不想伤害爸爸妈妈,但又想玩,所以才会挣扎。所以在面临某些诱惑时才会更撕扯,更痛苦。一面想玩儿,一面充满了负罪感告诉自己不准玩。一边儿妥协,说就玩儿一小会儿,一边骂自己,怎么这么没有原则。大脑变成了战场,内心的两个小人儿,在进行伤敌1000自损800的自杀式进攻,无论哪一方占了上风,都没有真正快乐,能不痛苦吗。给他分析利弊,当想玩的小人获胜时,爸爸妈妈、甚至我,又都会在一瞬间好像变成了他的敌人,都在找茬,让他更不开心,可能成绩也会亮红灯,负面情绪接踵而至,这样的处境真让人心疼呀。看到他有了点触动,我又举了自己爱看小说的例子,告诉他你感受到的痛苦我也曾经历,没有什么比同病相怜更能迅速拉近关系统一阵线。
五、趁热打铁提要求
孩子这会儿认识到我是对他好,看重他的,也看穿了他的不快乐,把准了脉,他就特别想听我们的了,要想快乐,得化被动为主动,由“你让我学”到“我知道得学”,再到“我想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