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对实习地区的实地考察,加深对课堂上有关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观测、分析张家界地质条件、地貌类型、特征、成因及植物、土壤分布规律、成因;
掌握一定的野外实习基本技巧,加强自我探索能力。
二、实习时间:2010年5月23日—2010年5月27日
三、实习地点:武陵源张家界国家森里公园、大峡谷、龙王洞、红石林及茅溪水库。
四、实习内容:
第一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武陵源区位于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上,以中外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为主,以“湘西型”岩溶地貌景观为辅,兼有大量的地质历史遗迹的风景名胜区。地域偏僻、人迹罕至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这块土地保存了近乎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优美风景环境、生物环境及生态系统。区境属泥盆沉积地层,以红砂岩、石英岩为主,还有部分石灰岩地区,地势天子山最高,索溪峪最低,水流从天子山、森林公园流向索溪峪,构成地貌发育差异。
1) 奇特多姿的地貌景观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造型景体完美元缺,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质纯、石厚,石英含量为75%~95%,岩层厚520余米。具间层状层组结构,即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极薄层云母粉砂岩或页岩,这一层组结构有利于自然造型雕塑,增强形象感。岩层裸露于向斜轮廓产状平缓(5°~8°,局部最大达20°),增加了岩石的稳定性,为峰林拔地而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显示等距性特点,间距一般15至20余米,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峰林地貌形态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基于上述因素,加之在区域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抬升、倾斜,流水侵蚀切割、重力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营力的作用下,山体则按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峰林,显示出高峻、顶平、壁陡等特点。
构造溶蚀地貌:武陵源构造溶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分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千米,可划分为五亚类,堪称为“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窝、溶斗、溶沟、溶槽、石芽、埋藏石芽、石林、穿洞、洼地、石膜、漏斗、落水洞、竖井、天窗、伏流、地下河、岩溶泉等。溶洞主要集中于索溪峪河谷北侧及天子山东南缘,总数达数十个。以黄龙洞最为典型,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在洞穴学上具有游览和探险方面特殊的价值。
河谷侵蚀堆积地貌:本类型可分为山前冲洪扇、阶地和高漫滩。前者分布于沙坪村,发育于插旗峪—施家峪峪口一带;索溪两岸发育两级阶地,二级为基座阶地,高出河面3~10米;军地坪—喻家嘴一线高漫滩发育,面积达4~5平方千米。
珍奇的地质遗迹景观:武陵源回音壁上泥盆系地层中砂纹和跳鱼潭边岩画上的波痕,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不仅可供参观,而且是研究古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形如龟背花纹,故称“龟纹石”,是雕塑各种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2.土壤资源
区境属泥盆沉积地层,以红砂岩、石英岩为主,还有部分石灰岩地区,这里的土壤垂直分布地带明显,索溪峪东部、天子山南部海拔500——800米的土壤多为红土壤,母质石灰岩,碱性反应。西部(含森林公园)海拔500——1000米以上的土壤为砂岩黄土壤,黄棕壤,母质石英砂岩,为砂岩化合物,土壤疏松,酸性反应。缓坡多为风化淤积土壤,表层腐殖质积聚,有机质含量高,因此天然林发育良好。
3.水文资源
武陵源的水景异彩纷呈,有“秀水八百”之称。流泉、深潭、飞瀑、溪涧随处可见,一汪一掬,一盆一斗,一泻三跌,飞珠溅玉,清澈明丽,令人赏心悦目。山泉丰富,以白沙井最为突出,有“冷水泡茶慢慢浓”之说。人工湖泊有宝峰湖,虽为人筑,但因其地奇特,几乎看不出人工痕迹。其坝高80米,水深72米,称之为“高峡平湖”、“人间瑶池”。湖岸奇峰四合,流舟荡浆,湖光倒影,心旷神怡。“峻峡深藏酒一瓯,藏醒藏醉不藏愁”。这些溪流泉水清净碧透,游来视之心喜,触之心畅,尝之心甜。盛夏之时,浏览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境内水系纵横,雨量丰富。全区整个水系发源于森林公园、天子山一带高地,大小溪流25条,全长68.5公里,河流坡降5.9%。最著名的溪流有索溪、金鞭溪、矿洞溪、插溪、董家峪溪、黑槽峪溪、白虎堂溪、王家峪溪。现已命名的潭泉有31处。最大河流索溪发源于张家界海拔800余米的磨子峪,流经金鞭溪止马塌、喻家嘴、三官寺至江垭入澧水支流娄水。全长68.3公里,在境内约2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0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2.89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0.3立方米/秒。河道宽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