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梨园春栏目传承民族文化及产业化调研报告-社科网.PDF

新媒体时代梨园春栏目传承民族文化及产业化调研报告-社科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媒体时代 《梨园春》栏目传承民族文化及产业化调研报告 王彦霞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101) 摘要:河南卫视 《梨园春》栏目在新媒体时代通过与门户网站合作、开发手机APP、二维码等方式,实现 了传承民族文化方式的创新与产业化。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梨园春》栏目;传承民族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学艺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不但能够丰富观众的精神生活,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传承民族文 化、树立核心价值的作用。河南卫视 《梨园春》栏目就是这样一种文 艺形式。 1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王彦霞博士于2015年成功申报教 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河南卫视 “梨园春”栏目20年间传承中原文化 及产业化研究》,并与本校的河南籍师生组成项目组,择机前往河南 卫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地进行调研,取得了预期成果,并 形成研究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梨园春》于1994年由河南卫视推出,在我国是生命力最强、 影响最大的电视戏曲节目之一,也是中国电视戏曲类栏目的最早引领 者,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获得 “星光奖”、“金鹰奖”、“兰 花奖”等国家级电视大奖多项,并被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 版评为媒体行业的“中国标杆品牌”,成为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第 一品牌。它以豫剧为主、汇集全国各地不同戏曲剧种,以戏迷擂台赛 方式综合呈现,获得广大戏迷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2000年至今 平均收视率保持在18.6%以上,甚至曾经高达35.7%,受到领导、专 1 原为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2016 年改名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 1 - 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对推动河南戏曲发展、繁荣河南文艺、弘扬民 族文化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17 年 元月,项目组 前往河南卫 视,对该台 《梨园春》栏 目传承民族 文化及其产 业化情况进 行调研。这是 该项 目组 自 立项以来第 二次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此前,项目组曾于2016年元 月底专程前往位于郑州市花园路刘庄的河南卫视第8演播厅,参加了 元月30 日晚举行的《梨园春》2015年度总决赛带妆彩排及于元月31 日举行的 《梨园春》2015年度总决赛暨2016 “擂响中国”启动仪式。 栏目领导庞晓戈女士及知名豫剧 歌唱家王希玲、汤玉英等接受了项 目组的采访。在声势浩大的“擂响 中国”启动仪式上,《梨园春》APP 隆重上线,豫剧名家王希玲、王红 丽、汪荃珍、马兰、汤玉英等作为 配角为小选手们助阵,来自全国各 地的戏曲界、曲艺界、播音主持界 众多名星、专家到达现场祝贺,观 众通过手机摇一摇、APP投票、扫 描二维码等形式参与 《梨园春》节 目互动,开启了电视媒体借助于新 媒体进行传播的先河。经过一年的 运行, 《梨园春》观众人数、节目 - 2 - 影响力与美誉度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 补,代表着国家戏曲品牌栏目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活动结束后,项目组得到河南卫视 《梨园春》栏目、河南卫视发 展研究部赠送的系列资料,尤其是 《1969-2009:跨越之光——河南 电视台建台40周年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权威资 料,给项目组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动力。 二、调研的前期准备 项目组两次调研均受到教育部社科基金的资助,由项目负责人王 彦霞博士及学校同事、学生共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