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 3.溺爱家庭 (1)超我薄弱,自我控制力弱,社会公德缺失 “我就是黑社会”--心理发育停滞,自我功能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语言不美,对待长者、老师缺乏尊敬,缺少感恩之心,对待同学缺少友爱,不讲诚信,言行不一;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为所欲为,破坏正常秩序;另外,浪费严重,节俭意识淡薄。 (2)易激惹,纪律、法律意识淡薄易出大案。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违反校规,无故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不守纪行为,还有校园暴力事件,包括对教师的暴力事件如辱骂甚至殴打教师,打群架,欺负弱小同学等。 三、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 4.社交困难 (1)社交恐惧:害怕见生人,尤其是人多或有异性在场时,更会显得紧张、焦虑、出汗、脸红、说不出话,或者说话僵硬、断断续续。这种表现往往使气氛变的凝重、沉闷,形成尴尬的交往场面。 (2)社交嫉妒: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方面不及他人而产生出来的由抱怨、憎恨、愤怒等组成的复杂情感。 (3)社交猜疑:比如,宿舍里丢了东西,往往看表面乱猜疑;被老师批评了,怀疑是某某打了小报告;评先进未评上也疑心有人暗中捣鬼,等等。 三、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 (4)社交报复:报复是人类行为强有力的动机之一。社交报复心理是指在交往者一方自认为受委屈、被羞辱甚至是情感、人格被伤害时所产生的反击心理。 (5)社交虚荣:人需要自尊,但表现过分了就是虚荣心。有的大学生为树立自己的威望,显示自己的能耐,吹嘘自己,夸大其辞,打肿脸充胖子;有的大学生为掩饰自己家境贫寒,借钱也要讲穿戴;有的学生不让农村的父母在同学面前出现。这种虚荣心易使别人产生反感情绪,影响与他人真诚交往。 三、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 5.学习困难 (1)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往往容易使这部分学生更加寡居索群、脆弱敏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生活缺乏勇气,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遇事就容易偏激,爱钻牛角尖。当他们面临课程学习不及格时,就会联想到是老师为难他们,故意给他们“穿小鞋”,当他们用“放大镜”去看问题时,他们采取 的对策往往也是很片面的。 三、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 (3)适应能力弱,自制力较差:这部分学生群体对从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感到难以适应,他们既不习惯早、晚自修没有班主任到场维持学习纪律,也不习惯没有父母在身边督促做作业,甚至不知道如何安排课余生活,一看到、听到有好玩的,他们都想去尝试,特别是网络游戏,更是他们的最爱。 四、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 辅导员们怎么办: 共情:给予稳定的客体关系,情感支持。 倾听与关怀:多侧面给予正性鼓励,尽可能多地接纳和爱他们。 探索与成长:帮他们寻找负性生活事件里的成长意义;我们自己多些宽容、忍耐还有等待。 四、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 有精神问题学生的基本识别: 看眼:弥散、恍惚。 观行:多或少、激越等。 闻言:是否有幻听幻觉。 对症:与CCMD-3或DSM-4对阅 尽快转介 结 语 虽然大学期间心理问题会比较多,但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引导得好,处理得当,大家积极介入,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依赖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仁的努力。 以生命影响生命,用关爱点燃关爱 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 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胡邓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 副教授 中央文明办、卫生部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特聘专家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原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资深咨询员,督导委员会督导 中国首批受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三年系统培训的精神分析师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心理访谈》新闻频道 特约心理专家 北京电视台《心灵密码》《谁在说》《情感部落格》心理专家 原中国知名自助旅行网站--新浪网旅游论坛版主 胡邓 博士 一、人格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认为,人格决定命运,而人格是童年养育方式和家庭关系。 一、人格决定命运 1.养育方式的影响 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有心理学家称其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当一个人遭遇打击的时候,有安全感的人容易从中走出来,安全感可以消化人生挫折。安全感来自于母亲,尤其是 good enough mother 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如果遇到外界的挫折, 第一本能就是去寻找自己的母亲,跑到母亲的怀 抱中去。如果母亲的反应是合适的, 那么他就会 从中得以安慰,这种安慰感就内化为一种安全感。 其实,安全感更来自于关系。 John Bowlby (1907-1990)﹐出生于伦敦﹐在剑桥大学时对自然科学﹑医学和心理学很有兴趣。 1933年﹐开始精神疾病研究及精神分析的工作
文档评论(0)